李世民的三问,如同一场心灵的淬火,让秦风更加明确了前行的方向,也让他与帝国最高权力之间,建立起一种微妙的、超越寻常君臣的信任。皇帝虽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他那“惊世骇俗”的拼音方案,但留下书稿细看本身,就是一种默许和期待。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秦风回到了净容署。他深知,一切宏图伟略,都需要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
净容署的运营逐渐步入稳定期。沉淀池开始发挥作用,浑浊的污水经过沉淀后,上层的清液虽然还不能直接使用,但至少不再那么污浊不堪,被引入旁边挖掘的渗井,回灌地下。堆肥区的有机垃圾在覆盖、翻搅和石灰的共同作用下,异味大大减轻,并且开始产生热量,预示着发酵正在顺利进行。招募的流民们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秦风感恩戴德。
肥皂作坊也初步建成,在秦风标准化流程的指导下,实现了小规模量产,源源不断地供应给西市的“秦氏商行”。而香水作坊则被秦风设在更隐蔽的地方,由他最信任的赵老工匠带着两个签了死契的学徒负责关键环节,采用蒸馏法提取桂花、茉莉等香精,再调配成香水。由于工艺复杂,原料珍贵,产量极低,但利润高得吓人,一小瓶香水的价格堪比等重的黄金,却依然在顶级权贵圈中供不应求,为秦风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
资金和技术初步到位,秦风开始谋划下一步。
他的目光,投向了长安城内外那些坑洼不平、雨天泥泞、晴天扬尘的官道。交通,是经济的血脉,也是军事的命脉。改善道路,不仅能提升民生,更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商业流通。
这一日,他带着精心准备的奏章和规划图,再次求见李世民。
两仪殿内,李世民看着秦风呈上的《请修长安至洛阳官道并推广以工代赈疏》,眉头微挑。
“你要修路?还是修长安到洛阳的官道?”李世民看着地图上那条被秦风用朱笔标出的粗线,“你可知道,这条官道绵延八百余里,途经山川河流,工程浩大,所费几何?”
“臣粗略估算,若全线翻修,拓宽夯实,铺设碎石,架设加固桥梁,所需钱粮人力,确实是个天文数字。”秦风从容应答,“故臣建议,分段实施,先修通化门至灞桥这二十里,作为示范。所需资金,臣愿以秦氏商行利润,承担三成!其余部分,恳请朝廷拨付,或可允许商人捐资,立碑记名,以补不足。”
“你出三成?”李世民有些动容。这秦风,竟然愿意自掏腰包修路?
“至于人力,”秦风继续道,“臣恳请陛下,准臣沿用‘以工代赈’之法,招募关中地区流民、隐户,以及愿意出劳力的贫苦百姓。以工钱、粮食代直接赈济,既能完成工程,又能安顿流民,磨练工匠,此乃一举多得!”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沿着长安至洛阳的路线缓缓移动。这条路线,是连接东西两都的大动脉,意义非凡。前隋修建的官道多年失修,确实已经不堪重负。
“你可知,修路之事,牵涉甚广。土地征用、物料采购、民夫管理,处处皆是难题。若处置不当,激起民变,或者贪腐横行,好事也会变成坏事。”李世民转过身,目光锐利。
“臣明白!”秦风郑重道,“故臣请陛下授予专断之权,成立‘路工署’,专司此事。臣愿立军令状,三年之内,必让长安至洛阳官道畅通无阻!若不能完成,或中途生出大乱,臣甘愿受任何处置!”
看着秦风眼中那不容置疑的自信和决心,李世民沉吟良久。修路是好事,以工代赈也是他认可的模式,秦风又愿意自己出钱,还立下军令状……似乎没有理由拒绝。
“好!朕准你所奏!”李世民最终拍板,“即日起,成立路工署,隶属工部,由你兼任路工署令,正六品上!专司长安至洛阳官道修缮事宜!准你以工代赈,招募民夫!一应物料采购、人员调配,你可便宜行事!但需定期向朕和工部禀报进度!”
“臣,领旨谢恩!”秦风强压住心中的激动。路工署令!虽然只是正六品上,但权力和能动用的资源,远非之前的将作监丞可比!
【叮!宿主成功推动国家级基建项目,获得帝国全力支持,奖励成就点500。】
【当前成就点:520。】
带着皇帝的敕令和升官的喜悦,秦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行动。
他首先在净容署旁边,挂上了“路工署”的牌子,算是正式开衙。然后,他凭借之前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迅速搭建起一个精简高效的班子——两名老工匠负责技术,尉迟宝林被他借调过来,带着一队金吾卫负责安保和秩序,又从流民中挑选了几个识文断字、头脑灵活的青年作为文书和管事。
接着,他发布了招募民夫的告示,不仅在长安城内外张贴,还派人到周边州县广为传播。告示明确写着:修路民夫,管吃管住,每日工钱十五文,按月结算,绝不拖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