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容署的工地逐渐步入正轨,流民们有了稳定的食宿和收入,干劲十足。沉淀池初具雏形,堆肥区也开始堆积起分类好的有机垃圾。虽然空气中依然弥漫着难以完全消除的复杂气味,但整个场地显得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秦风深知,仅靠朝廷那点有限的拨款和“以工代赈”的模式,想要长久维持并扩大净容署的规模,甚至实现他更多的基建梦想,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拥有自己稳定的财源。
肥皂,就是他选中的第一头“现金奶牛”。
这几日,他利用工余时间,改进了肥皂的制作工艺。他不再满足于小锅熬制,而是设计了一个容量更大的陶缸反应釜,并尝试调整碱液和油脂的比例,使得皂化更充分。他还听从了程咬金的建议,尝试制作带香味的肥皂。
花香精油提取太麻烦,他暂时没那个条件。但他发现,将晒干的桂花、茉莉花等花瓣研磨成细粉,在皂液入模前加入,搅拌均匀,虽然香气不如精油持久浓郁,但也别有一番自然风味,而且花瓣粉末还能起到轻微的磨砂作用。
第一批“花香皂”试验成功,虽然品相依旧粗糙,但去污力和淡淡的香气,已经远超这个时代任何清洁用品。
是时候将这东西推向市场了。
这天,秦风抽空回了趟永兴坊的“家”。他找来之前有过接触、为人还算机灵的邻居张五郎。
“五郎,想不想找份稳定的营生?”秦风开门见山。
张五郎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父母早亡,平日靠在东西两市做些零工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他早就对秦风佩服得五体投地,闻言立刻点头如捣蒜:“想!当然想!秦大人有什么吩咐,小的万死不辞!”
秦风笑了笑:“不用你万死。我弄出了一种叫‘肥皂’的东西,洗衣沐浴都比皂角、澡豆好使。我想开个铺子,专门卖这个,缺个可靠的人帮忙打理。你愿不愿意来?”
张五郎激动得脸都红了:“愿意!小的愿意!秦大人信得过小的,小的定当尽心竭力!”
“好。”秦风点点头,“铺面我已经托人物色了,就在西市靠近路口的位置,虽然不大,但位置不错。你先去把铺面收拾出来,挂上招牌,名字就叫……‘秦氏商行’。”
“秦氏商行?”张五郎重复了一遍,感觉这名字气派。
“对。肥皂是我们的第一个货品,以后还会有别的。”秦风眼中闪烁着野心,“你先负责铺面的日常打理和肥皂的售卖。工钱嘛,每月三贯钱,外加售卖利润的一成作为分红,如何?”
三贯钱!还有分红!张五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待遇,比他风吹日晒打零工强了十倍不止!
“谢秦大人!谢秦大人!”张五郎连连作揖,恨不得当场给秦风磕几个头。
“先别急着谢。”秦风摆摆手,“做生意没那么简单。我们的肥皂定价不能太低,否则显不出珍贵,也对不起它的效果。普通净皂,定价一百文一块。花香皂,定价两百文一块。”
“一百文?两百文?”张五郎倒吸一口凉气。这价格,够买几十斤米了!寻常百姓家谁用得起?
秦风知道他的顾虑,解释道:“我们的肥皂,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寻常百姓。长安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的勋贵和商人。他们追求新奇、好用。我们的肥皂,效果远超澡豆,对他们来说,这个价格并不算离谱。而且,前期产量有限,物以稀为贵。”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包装也要跟上。普通净皂用干净油纸包好就行。花香皂,要用稍微好点的锦盒装起来,显得上档次。”
张五郎似懂非懂,但觉得秦大人说得肯定有道理,连忙记下。
“开业之前,你先拿一些肥皂,送给西市那些掌柜的、管事的家眷试用,特别是那些胭脂水粉铺、绸缎庄的老板娘。”秦风传授着原始的“口碑营销”经验,“让她们先体验一下好处。”
“小的明白了!”张五郎用力点头。
安排完张五郎,秦风又去了将作监,找到相熟的工匠,定制了一批制作肥皂需要的模具和工具,要求比他自己做的更精细、更统一。他打算在净容署工地旁边,找个合适的地方,建一个小型的肥皂作坊,实现初步的量产。
忙完这些,他回到净容署工地。刚进临时搭建的署衙(其实就是个稍大点的工棚),就见两名老工匠和尉迟宝林都在,脸色有些凝重。
“大人,您可回来了!”赵老工匠迎上来,“出事了!”
“何事惊慌?”秦风眉头一皱。
“是堆肥区那边,”钱老工匠接口道,“按照您说的法子堆了几天,今天味道特别大,引来了好多苍蝇,附近几个庄子的农户找上门来了,说我们弄脏了他们的地和水源,吵着要我们停工赔钱!尉迟将军带人拦着,差点动起手来!”
秦风心里一沉。他知道堆肥初期确实会产生异味和吸引蚊蝇,这也是他计划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没想到附近农户反应这么激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