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阿吉打算找块木板开展小菊花课堂,不然一直闲着也是挺无聊的,显得她像个废物。
要想在义庄找废弃木板,那可太容易了,还能挑挑款式木料呢,只不过存放的地点不太对劲,阿吉有点不敢进屋。
具体有什么原理,阿吉不知道,但是放棺材的大屋就是比院子里任何一个地方都冷一点,衣服也隔绝不了的冷,阿吉站在门口一动不动,任由格子窗透过的光线从棺材上面移到棺材上。
“我们一起进去挑吧,没关系啦,他们很好相处的。”文才的手很小,也很暖和。
害怕尸体是正常的,不害怕的才是少数,阿吉自认是个单纯可爱的女大,所以她也害怕。
义庄为什么不建在离城镇更近的地方,是不想吗?当然是居民们不让了,肯定不止这一个原因,但是文才觉得他们都是在害怕,是一群胆小鬼,不过阿吉姐姐不是在害怕,她只是不习惯,文才有信心带领阿吉姐姐融入这个家。
堂中一共七具棺材,都用长板凳架着,左右偏房是祭坛和供奉祖师爷之处,风带动门帘起落,阿吉从门帘缝隙中恰好看到——妙应真君——几个字,牌位前的香烛快速一闪,两人已经站在墙角的杂物前了。
两人挑了块大小适中也平整的木板,壮志满满的走出停尸间,阿吉就要在宽敞明亮的大堂教文才学习。
文才已经八岁了,因天资不足,学东西往往只认其形,不解其意,阿吉了解到文才也是从三百千开始认字的,只不过文才基本没学明白,背也背不顺畅,主要在于林九是个天资出众的道士,而且够坚韧,肯下苦功,可是他的学习方法并不适合照搬给文才,如果连字都认不全还怎么读懂那些深奥的道家典籍呢。
对于不爱学习的孩子,阿吉可太了解了,毕竟阿吉可是自称世界第一懒人,要问她数学题,她答不上来,但是关于成语小故事,那可是老母猪带胸罩,一套又一套,连讲了四五个,都不带重样的。
孩子的欢声笑语传入林九的耳朵,睡着呼吸吐出,他自然停下运功打坐,静默了一会儿,走到窗边听着外面的嬉笑声,一直以来的对于收徒文才的不确定都消去了。
林九从未教导过这么小的孩子,在山上学艺的时候,他是二师兄,相较于不易与人相处,处事严苛的大师兄,他这种只是略微严肃一些的已经算很温柔了,偶尔还能和师兄弟们开开玩笑,更何况师弟师妹们都天资聪颖,都有自己的学艺方向,大多互不打扰,只除了个别几个爱玩爱闹的让他经常去给她们擦屁股,所以对着迷蒙的幼童,他也采用了多读多背的传统教育方式,谁知并不理想,有时还气的他肝疼,林九不后悔收文才为弟子,只是怕自己带他学道不适合文才,反而不利于他的以后,听到文才也能再听完故事之后再阐述几句自己的想法,更是有点愧疚了,早不该罚他抄写的。
“对对对,没错,我们小文才反应的很快哦,是谁说你笨的,你只是还没有用对方法而已,有句话说的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阿吉很喜欢现在这个刚到她腰高的听话的好学生,聪不聪明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乖巧的小盆友可不能再走坑师父的老路了哦。
文才小老头儿挠了挠自己的西瓜头,表示师父教导学习应当废寝忘食,持之以恒,每天早晚各读书百遍。
此举在阿吉看来颇有康麻子典范,安慰似的拍拍文才瘦小的肩膀,落后的教育观念啊,不能说全错,取其精华嘛,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今天姐姐教你个寓教于乐。”
大孩儿带小孩儿,小的那个看着还能更稳重些。
相比于教学,现在更像是在过家家,阿吉完全照搬自己印象中的幼儿园的流程,学一会,玩一会,再边学边玩一会。
一个又一个精致的小泥人从阿吉的手里诞生,头戴头冠的汉服少女,圆润可爱的光屁股娃娃,穿着长袍的瘦削书生,还有些简单的小猪小狗,小孩儿趴在地上眼睛里都是对于艺术的渴望,这姿态各异的泥人从此打开了年幼的孩子的新世界。
“我也,我也…师父里面打坐的时候,我就出来自己玩,自己玩…我的泥人,等一下,我的…”,文才窜了出去,能看到他回自己屋里,钻到床下,兴冲冲的捧出来个盒子,走到阿吉面前又有点扭捏的递给阿吉。
盒子里有一些石子,纽扣,四根银针,几张叠好的纸,压在纸上的是一个泥团,放在盒子它可能不起眼,但是拿在手里,对着光线一看,好嘛,还不如就放里呢。
阿吉仔细那么一端详,还真瞅出来点,不是狐狸就是狗,不过这尾巴有一大团泥,“这是…小狐狸?”
文才脑袋点的飞快,恨不得把阿吉举起来绕场三圈以示激动。
“只要师傅不在,我都会去后院挖点泥,这是做的最好的一个。”,神情中带着自信与骄傲。
阿吉抿嘴,不忍心孩子掉坑里,“是吗?那你背书已经很累了,还做了这么好看的小狐狸,文才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哈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综穿之吉星高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综穿之吉星高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