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依然一头雾水,进崇文馆有甚用处,官家也不去崇文馆啊。
辛文郁又要说话,被范邦彦死死按住。
李若冰眼光锐利,早瞥见这厢动作,戟指辛文郁笑道:“竖子,你莫不是想说,进崇文馆有甚用处,李若冰又胡说大话!”
辛文郁大笑:“原来博士颇有自知之明,佩服!”
李若冰噎了一下,原本是揭破对方小心思,好让小子惭愧不已,不想这玩意丝毫不在意脸面,还反噎了回来!此子心中到底是无耻至极还是风光霁月?
当下不再与他计较,又道:“御史!御史上朝,必先早到崇文馆等候!届时我陈说利害,众御史当面,也不敢置我一个太学博士之言不顾!”
众人恍然,如此确实可行。
陈东道:“清卿兄!”陈东年岁更长,入太学也早于李若冰,故此以字相称,“如此倒是可行,只是如若御史不愿引兄入殿,以身代兄上达天听,那言语之间,只怕就变了味道!”
李若冰也沉思道:“此言有理,御史随意寻个缘由,代我上殿,届时说什么就由不得我了!六贼当面,如何直捋虎须,须不是包中丞!”
包中丞自然是包拯了!
包拯名气如此之大,并非在开封府断案如神,而是身为谏官,任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仅仅一年,弹劾下台的官员多达三十多人,其中包括三司使(同财政部部长)一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一人,而这位倒霉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庠并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事,而是包拯认为他尸位素餐,碌碌无为!
做得不好被包拯弹劾,那少做少错?不!占着官位不做事自然也是失职!而后宋庠就贬官外放了!
只当官被包拯训斥?非也!皇帝也时常被责难!
谏官当如是也!
有包拯悬剑在朝,吏治清明,诸多官员无不兢兢业业,这才造就了仁宗盛世。
如今的御史台则全然不同,王黼曾任御史中丞,现在的御史中大都为王黼旧下属。如若御史台尚存三分正气,也轮不到太学生在此义愤填膺了。
习是堂中再次沉默了下来,进不得大殿那便无法在百官面前直斥六贼,即便胸中有万丈怒火,更有何处发?
良久,高登开口:“如此,便上书吧,进得大殿自然好,进不得大殿有劄子上去,总改不得文字,官家看到劄子也就成了!”
上书自然是个办法,只是比起当堂直斥,气势上差了许多,只能算是个折中的法子。
众人思来想去没有更好的法子。于是陈东起草劄子,高登修饰润色。三更天时,方始完成,众人看了,心中惴惴,丁特起道:“是否言辞过于激烈了,恐惊了官家,反生不美!”
陈东正色道:“既然上书,当是檄文,以笔为刀,尚怕不够锋利,斩不得六贼!国家危亡旦夕,诸公尚惜此身吗?”
众人肃然,顿时气血上涌,高声呼和称是!
高登道:“劄子是上了,陈兄和我已署名,诸公可愿联名么?”
“齐州辛文郁联名!”
“泸州丁特起联名!”
“湘乡何烈联名!”
“邢州范邦彦愿联名!”
“宁德阮大成联名!”
……
十几名太学生鱼贯署名,李若冰拈须大笑,有青年如此,国家何愁不兴盛!
“尔等聚在此处,深更半夜呼和喧闹,成何体统?这可是太学,做学问的地方,要耍闹去瓦子!”
众人望去,门外站了一人,面白无须,一身青色儒衫儒冠,一丝不苟,腰悬碧玉,红色鹿皮腰带,两侧的褶皱都颇为对称。正是太学学正,御史中丞秦桧!
学正正管太学纪律,纠正众学生举止。今日之事倒也正当管。
众人脸色难看,不知如何分说,李若冰哈哈一笑打圆场道:“会之,莫恼,几个学生血气方刚,一时失了方寸,适才已经教训过他们了!”
秦桧见李若冰在此,欠身施礼:“缘来李教授在此,桧失礼了!哺时在御史台听那帮御史吵了两个时辰,脑袋都大了,这刚在厢房睡下,听得这厢里喊叫,故此过来瞧瞧,不想冲撞了教授!”
李若冰回了一礼:“若冰无官无职,安敢受御史中丞大礼,传了出去,岂不笑话我傲慢了,今日本就是我等错了,会之教训的是啊!”
秦桧神色渐缓,本不是什么大事,斥责一番也就是了,毕竟也已到了年关。
“学正!原来你现在做了御史中丞!那我们这事正当请学正相助了!”
正是辛文郁!众人心中大叫不好,范邦彦一把拉住道:“你这等区区小事,怎敢劳动秦中丞,有我在此,有众学长在,自然为你主持公道,你自回去安睡!”
辛文郁听得莫名其妙,自己这好友莫非得了失心疯么?
辛文郁是个直肠子,秦桧却是心细如发,这些人聚集在此必是密谋些什么,众人不说,还极力掩盖,更是不得了的大事!这辛文郁年轻气盛,是个突破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老子今朝,点检形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