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塔老僧那番石破天惊的话语,如同在桑吉、阿娜尔和影枭心中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的岂止是惊涛骇浪,更是一种穿透灵魂、照彻迷雾的震撼。那话语余音袅袅,却重若千钧,不仅照亮了前路,更将一幅横跨百年、交织着牺牲、守护与信念的宏伟画卷猝然展现在他们面前。希望,如同黑暗中燃起的灯塔,光芒万丈,然而这光芒所清晰地映照出的,却绝非坦途,而是更加幽深险峻、危机四伏、几乎非人力可及的未知之境。
灵鹫峰菩萨洞,五台山最为殊圣亦最为隐秘的所在,而其真实的路径,早已被漫长岁月里的风雨、肆虐的荒草、崩塌的山石以及有意无意的遗忘所彻底抹去。元朝一代,五台山作为佛教朝圣之地,汉藏交融,香火鼎盛,然许多真正的修行秘境,反而隐于这表面的繁华之下,不为俗世所知。明朝肇建,太祖朱元璋因其早年经历,对佛教虽未大肆打压,甚至有所扶持,但监管与控制却前所未有地加强。各大显寺名刹,皆有僧录司登记造册,甚至不乏朝廷眼线。佛光寺能偏安一隅,正因其仅有帝师灵塔,殿宇不显,香火稀薄,才得以暂时游离于严密监控的网络边缘。但他们三人,一旦离开这片相对宁静的谷地,向着东北方向的深山绝域进发,便如同水滴重新汇入汹涌激流,每一步都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那扫塔老僧,在他们临行之前,并未给予什么羊皮地图或信物,只是用那柄光滑如玉的扫把长柄,在灵塔前布满细尘的青石板上,极其缓慢而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曲折迂回、指向东北的线路。那线条并非寻常意义上的道路,它依循着山势的起伏、地脉的走向,穿梭于常人绝迹的绝壁、密林、溪涧之间,更像是一条存在于风水堪舆图或古老传承记忆中的“地脉密径”。每一处转折,每一个标记,都蕴含着只有真正了解这片土地深层秘密的人才能解读的信息。
“由此塔后松林入,向东北,沿无名脊线而行。途中可远望黛螺顶香火,然切记不可近前。避人烟,循兽道,观星斗,听水脉。心念金佛,灵犀自引......” 老僧的话语简短至极,却每一个字都似蕴含着某种力量,沉甸甸地压在三人心头,又仿佛一把钥匙,为他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门扉。
三人对着老僧那重归寂然、专注于与天地、与灵塔交流的佝偻背影,再次深深一揖,这一揖,包含了无尽的感激、沉重的托付与决然的勇气。旋即,他们毫不犹豫地转身,脚步轻捷却坚定,迅速没入佛塔后方那片苍莽古老、幽深似海的松树林中。
一入林,世界仿佛瞬间切换。外界的光线被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的墨绿色松针过滤得支离破碎,林间晦暗不明,弥漫着浓烈到几乎凝成实质的松脂清香和深厚腐殖土特有的、带着生命轮回气息的醇厚味道。脚下是积攒了不知多少年月的厚厚松针,踩上去软绵而富有弹性,贪婪地吞噬着一切脚步声,营造出一种近乎诡异的寂静。然而,正是这份过度的寂静,反而更让人心弦紧绷,仿佛每一根神经都暴露在空气中,捕捉着任何一丝不谐的波动。他们按照老僧指示,凭借大致的方向感,一路向东北方向潜行。
三人以影枭为尖兵。他仿佛天生就属于阴影与密林,身形飘忽不定,每一次停顿、每一次移动都精准地利用着树木的掩护,那双锐利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仪器,不断扫描着前方、侧翼的一切动静。
行进约莫半个时辰,地势开始抬升,树木稍稀,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微弱人声和风铃声响。影枭忽然猛地举起右拳,手势一顿,整个人瞬间由极动转为极静,如同融化般贴附在一棵需两人合抱、树皮皲裂如龙鳞的古老松树之后,气息收敛得几乎不存在。
桑吉和阿娜尔的心猛地一跳,几乎在同时做出反应,迅速闪身至附近的树后或巨石下,屏住呼吸,将身体尽可能缩进阴影里。
桑吉小心翼翼地透过枝叶缝隙向下望去。只见侧下方不远处,一片较为开阔的山台上,黛螺顶寺庙的一角朱墙和翘起的飞檐清晰可见。而在他们即将需要穿越的、下方不远处的山脊线附近,几道矫健敏捷的身影正如同猎犬般快速掠过!这些人身着粗布麻衣,打扮得像寻常山民或樵夫,但行动间步伐统一协调,跨度极大,落地极轻,目光锐利如鹰隼,不断机警地扫视着周围的林木、岩石,甚至天空。他们腰间看似随意地鼓鼓囊囊,但以桑吉和影枭的经验,一眼便看出那分明是藏匿着的绣春刀或短弩的轮廓!
是锦衣卫的暗哨!而且显然是精英好手!他们果然没有放弃搜索,甚至判断出目标可能避开大道,潜入深山,竟将搜索网撒到了这远离主要寺庙群的荒僻山野!
桑吉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手下意识地紧紧护住了背后的药筐,那里面承载着比他自己生命更重的东西。阿娜尔紧握着她从不离身的药囊,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另一只手已悄悄探入囊中,扣住了几枚能瞬间制造迷雾和刺鼻气味的药丸。影枭的眼神则变得无比冰冷深邃,如同最冷静也最耐心的猎手,瞳孔微微收缩,精确地计算着那几名暗哨的巡视路线、交替间隙和视线盲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阎魔德迦金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阎魔德迦金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