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晋王府外松内紧,表面上看一切如常,但暗地里的戒备等级却被张诚不动声色地提到了最高。尤其是夜间,不仅明哨暗哨增加了数倍,巡逻的路线和时间也变得毫无规律,朱棡寝殿周围更是被布置得如同铁桶一般。
而朱棡本人,则仿佛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北伐的筹备工作中。他频繁地召见兵部、户部、工部的相关官员,商讨粮草调度、军械制造、兵员补充等事宜,态度积极,甚至显得有些“急切”。在几次非正式的小范围会议中,他还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一些关于北伐战略的“个人见解”,比如主张分兵疾进、直捣王庭的激进策略,以及对某些看似不太重要的后勤线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
这些言行,通过某些“特殊渠道”,很快便流传了出去。这自然是朱棡授意张诚故意放出的“鱼饵”,真真假假,混淆视听。他要看看,哪些“鱼”会对这些信息感兴趣。
与此同时,关于王府“人员变动”的模糊消息也开始在特定的小圈子里悄然传播。据说晋王殿下正在秘密招募一批精通北地语言、熟悉草原地理的特殊人才,似乎有组建一支“奇兵”的打算。消息来源含糊不清,却更引人遐想。
朱棡稳坐钓鱼台,每日除了处理公务,便是陪伴徐妙云和常清韵。徐妙云的产期日益临近,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越发不便,情绪也如同六月的天气,时晴时雨。朱棡极有耐心,无论她如何使小性子,都温柔以待,甚至亲自下厨为她做一些合口味的小菜,哄得她眉开眼笑。
常清韵则将府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更加细心地照顾着徐妙云。她似乎也察觉到了朱棡近日眉宇间那丝若有若无的凝重,但她从不多问,只是用她的方式,默默地为朱棡分担着压力,将王府内院经营成一片安稳的净土。
这一日,朱棡正在书房审阅一份工部送来的、关于新型弩机试制进展的汇报(李文博的项目果然有了阶段性成果),张诚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与凝重交织的神色。
“殿下,”张诚压低声音,“鱼……好像上钩了!”
朱棡放下手中的文书,抬眸看他:“哦?是哪一路的?”
“根据我们放出的几个不同方向的‘饵’,咬钩最凶的,主要有两处。”张诚禀报道,“其一,是东宫属官那边,他们对殿下提出的‘分兵疾进、直捣王庭’的策略表现得异常关注,多次在私下场合议论,认为此策过于冒险,并试图打探殿下提出此策的更深层缘由和人员支持。”
朱棡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果然,大哥最关心的,还是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和可能获得的军功。
“其二,”张诚继续道,“则是一些与北地有商贸往来的商号,其中……就包括那个‘永昌号’!他们对殿下关注后勤线路,尤其是涉及山西北部几条商道的消息极为敏感,似乎在暗中调整他们自己的货物运输路线。”
永昌号!朱棡眼神一冷。看来,太原的教训还不够深刻,这只手,伸得比他想象的还要长!不仅窥探他的产业,连北伐的军事后勤都敢插手?其背后之人,所图非小!
“还有,”张诚补充道,“我们按照殿下的吩咐,加强了对王府周边,尤其是夜间可疑人员的监控。昨夜子时左右,在王府西侧两条街外的一处屋顶,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黑影,其身形与那夜窥探寝殿之人颇为相似!我们的人没有打草惊蛇,只是远远盯着,发现他在那里潜伏了约莫半个时辰,似乎在观察王府西角门的出入情况,随后便悄然离去。”
“西角门……”朱棡沉吟道。那是王府仆役和日常采买物资进出的主要通道,并非重要人员往来之所。对方在那里窥探什么?是想摸清王府的日常运作规律?还是想寻找潜入或者安插眼线的机会?
“看来,对方并未死心,反而更加谨慎了。”朱棡冷笑一声,“既然他们喜欢看,那就让他们看个够。传令下去,西角门附近的‘戏’,可以再逼真一些。另外,让我们的人,想办法‘帮’永昌号一把,让他们在调整运输路线上,吃点实实在在的亏,比如……遇上山匪,或者货物出点‘意外’。”
他要让幕后之人知道,他朱棡不是泥捏的,任何伸过来的爪子,都要做好被剁掉的准备!
“是!殿下!”张诚眼中厉色一闪,领命而去。
张诚走后,朱棡独自坐在书房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局势已然渐渐清晰。太子一系在军事策略上对他充满忌惮,而那个隐藏在“永昌号”背后的势力(很可能与东宫有关联),则对北伐的后勤,或者说,对通过后勤所能获得的利益,甚至可能对与北元的某些隐秘联系,更为关注。
“北伐……还真是块试金石,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朱棡喃喃道。他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北伐,不仅仅是对外战争,更是一场内部势力的洗牌和检验。他必须在这场大戏中,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并攫取最大的利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