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的寒风渐渐褪去了凛冽的锋芒,深秋的暖阳洒在边境的营寨之上,将铠甲上的霜花融化成细密的水珠,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历经数月的浴血奋战,北狄大军节节败退,最终遣使求和,承诺十年内不再入侵大靖边境,这场牵动朝野的边境战事,终于落下了帷幕。
中军大帐内,沈清辞正与萧策商议班师回朝的事宜。案几上摊着一份详细的撤军计划,每一处兵力部署、粮草调配都标注得清晰明了。沈清辞身着银色铠甲,腰间系着陛下御赐的碧玉带,脸上虽带着几分征战的疲惫,却依旧难掩眼底的锋芒。
“按照计划,三日后续部队先行启程,负责护送战俘粮粮草,主力部队垫后,由秦风率领五千精锐留守云州,协助新任云州太守整顿防务。”萧策指着计划书,语气沉稳,“此次班师回朝,陛下定会亲自出城迎接,我们需提前安排好仪仗,不可失了军中礼数。”
沈清辞颔首,指尖划过计划书上的“战俘”二字,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拓跋烈和拓跋峰身为北狄首领,手上沾满了我大靖百姓的鲜血,绝不能轻饶。回朝后需立刻将他们打入天牢,交由陛下发落,以告慰战死的将士和流离失所的百姓。”
“此事我已安排妥当,会派专人严加看管,绝无逃脱之虞。”萧策点头应下,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带着几分关切,“你身上的旧伤尚未痊愈,班师途中路途遥远,需多加保重,莫要再劳心过度。”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沈清辞淡淡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暖意。数月的并肩作战,她与萧策早已从最初的合作盟友,变成了彼此信任的战友,这份情谊,在刀光剑影中愈发深厚。
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秦风快步走进帐内,手中捧着一封密信:“将军,郡主,京城传来密信,是镇国将军府派人送来的。”
萧策接过密信,拆开一看,脸色渐渐凝重起来。沈清辞见他神色不对,轻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京城出事了。”萧策将密信递给沈清辞,语气沉郁,“我父亲在密信中说,三皇子被擒后,朝中依附瑞王的旧部并未彻底肃清,近日暗中勾结,散布谣言,说我们在边境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甚至有人暗中联络后宫嫔妃,想要在陛下面前构陷我们。”
沈清辞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她早已料到,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他们在边境立下赫赫战功,必然会引起某些人的忌惮和嫉妒,只是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胆大,敢公然散布谋反的谣言。
“看来我们班师回朝后,等待我们的不是庆功宴,而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沈清辞将密信放在案几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神色平静,“这些人以为我们远在边境,便可以肆意构陷,却不知我们早已在京城布下了眼线。”
萧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你在京城布下了眼线?”
“嗯。”沈清辞点头,“离开京城前,我让晚晴暗中联络了一些忠于陛下的官员,以及相府中尚有良知的老仆,让他们留意朝中动向,一旦有异常,便立刻传递消息。只是没想到,他们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
“有眼线便好,至少我们能提前知晓他们的阴谋,做好应对之策。”萧策松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沈小姐果然思虑周全。”
“如今当务之急,是尽快班师回朝,稳定朝局。”沈清辞沉声道,“谣言止于智者,但也怕三人成虎,若是任由这些谣言传播下去,难免会动摇陛下的信任,我们必须尽快回去,当面澄清。”
“我明白。”萧策点头,立刻下令,“传我将令,全军提前一日启程,务必尽快赶回京城!”
三日之后,边境营寨内响起了震天的号角声,三万大军整装待发,旌旗猎猎,战马嘶鸣。沈清辞与萧策并肩骑在马背上,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军队,以及被押解的拓跋烈、拓跋峰等北狄战俘。
随着萧策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启程,朝着京城的方向进发。沿途百姓得知是平定北狄的大军班师回朝,纷纷涌上街头,手持鲜花和酒食,夹道欢迎。孩子们欢呼着追逐着军队,老人们眼中含着热泪,口中不停念叨着“恩人”。
沈清辞看着沿途百姓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数月的浴血奋战,无数将士的牺牲,终究是值得的。守护这片土地,守护这些百姓,便是她此行最大的意义。
晚晴骑着一匹小马,跟在沈清辞身边,手中捧着一件厚厚的披风:“小姐,风大,您披上吧。”
沈清辞接过披风,披在肩上,看着晚晴眼中的担忧,温声道:“我没事,你也多加小心,路途遥远,莫要累着了。”
“奴婢不累。”晚晴摇了摇头,眼中满是骄傲,“小姐如今是镇国郡主,是大靖的功臣,奴婢能跟在小姐身边,便是最大的荣幸。”
沈清辞微微一笑,不再多言,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前路漫漫,京城的暗流已然涌动,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凤唳九霄!庶女惊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凤唳九霄!庶女惊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