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宇满月这天,没有鞭炮锣鼓,没有亲朋满座,工棚里却透着难得的热闹。前几日守业从工地旁的小河里摸了几条鲜鱼,又托镇上的同乡捎来两斤猪肉和一把青菜,算是给孩子满月凑了份像样的席面。
天刚擦黑,工棚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原本堆着工具的角落清出一块空地,摆上两张拼起来的木板当餐桌,上面铺了块洗得发白的粗布。晚晴抱着晓宇坐在铺位上,给孩子裹了件新做的小花袄——这是她趁着晓宇睡觉时,用自己旧棉袄拆下来的棉花,一针一线缝的,领口还绣了朵小小的梅花。晓宇睡得香甜,小脸红扑扑的,偶尔砸砸小嘴,像是在做什么美梦。
守业系着围裙在工棚外的临时灶台忙活,火光映着他脸上的笑意,连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欢喜。他先把鱼处理干净,用粗盐腌了会儿,再放进油锅里煎得两面金黄,又添了点姜片和从山里采的野葱,加水慢炖。鱼汤咕嘟咕嘟冒着泡,鲜香味渐渐弥漫开来,飘进工棚,勾得工友们频频探头。
“守业哥,你这手艺可以啊!”年轻工友小栓凑过来,看着锅里翻滚的鱼汤,咽了咽口水。“今天高兴,给大伙露一手!”守业笑着翻炒锅里的猪肉,油星子滋滋作响,肉香混合着鱼鲜,让整个工地都多了几分暖意。
陆续有工友过来,手里或多或少都带了点“贺礼”:有人拎来半袋自己舍不得吃的白面馒头,有人拿来一小瓶珍藏的米酒,还有个老工匠从口袋里摸出个用桃木刻的小平安锁,递到晚晴手里:“晚晴妹子,给孩子戴上,保平安!”晚晴连忙道谢,小心翼翼地把平安锁挂在晓宇脖子上,小小的锁片贴着孩子的胸口,暖融融的。
饭菜很快端上桌:一大盆金黄的煎鱼、一碗喷香的红烧肉、一盘清炒青菜,还有一锅熬得浓稠的小米粥。工友们围坐在一起,没有酒杯,就用粗瓷碗倒上米酒,你一口我一口地喝着。守业端起碗,站起身说:“今天是我儿子晓宇满月,多谢大伙捧场!我守业没啥本事,以后干活还得仰仗各位兄弟,来,我敬大伙一杯!”
“干杯!”碗与碗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工友们笑着回应:“祝晓宇娃健康长大!”“以后肯定是个能干大事的!”晚晴抱着晓宇,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暖暖的。虽然条件简陋,没有像样的仪式,但这些朴实的工友们,就像家人一样,陪着他们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
有人提议让晓宇醒醒,让大伙看看小家伙的模样。晚晴轻轻拍了拍晓宇的小脸蛋,小家伙慢悠悠地睁开眼睛,黑葡萄似的眼珠转了转,看着围在身边的陌生人,非但没哭,反而咧开小嘴笑了笑。“哎哟,这娃真乖!”“长得真俊,像晚晴妹子!”工友们纷纷夸赞,说得晚晴脸上泛起红晕,心里甜滋滋的。
守业给晚晴夹了块鱼肉,又挑了块最嫩的红烧肉放进她碗里:“你这一个月辛苦了,多吃点补补。”晚晴点点头,小口吃着,目光却一直落在晓宇身上。这一个月,从手忙脚乱到渐渐适应,从深夜哺乳的疲惫到看着孩子笑时的欣慰,所有的辛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工友们聊起家常,说起各自的孩子,工棚里满是欢声笑语。米酒的醇香、饭菜的鲜香、孩子的奶香,还有大伙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工棚里最温暖的旋律。月亮升起来了,透过工棚的缝隙洒进来,照在每个人脸上,也照在晓宇恬静的睡颜上。
没有奢华的排场,没有贵重的礼物,但这简单的庆祝,却藏着最真挚的情谊。对守业和晚晴来说,孩子的满月,不仅是一个新生命的成长印记,更是他们在艰苦工地上,感受到的最真切的温暖与希望。他们知道,未来的日子或许依然艰难,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有这些工友们相伴,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喜欢海坛遗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海坛遗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