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坛岛的清晨被格外热闹的人声唤醒,红土坡上的石屋群飘着饭菜香,连海风都裹着几分喜庆的暖意。今日是守业和晚晴成亲的日子,没有锣鼓喧天的排场,却有着海岛最质朴的热闹——邻里们早早赶来,男人们帮忙抬桌椅、搭棚子,女人们围着灶台忙碌,孩子们在红土坡上追逐嬉闹,笑声漫过海面,格外鲜活。
守业的石屋被装点得简单却喜庆:门框上贴了阿婆们剪的红双喜,是用糙纸剪的,边缘虽不规整,却红得亮眼;窗棂上挂着几串晒干的野果,红彤彤的,添了几分生机;屋里的新被褥铺得整齐,淡蓝色的粗布上,晚晴绣的莲花虽朴素,却针脚细密,藏着满心欢喜。守业穿着那件最整洁的粗布短衫,黝黑的脸上满是憨实的笑意,时不时搓着手,眼神不住地往门口望,盼着晚晴的身影。
吉时一到,阿海就领着晚晴来了。晚晴依旧穿着那件浅蓝色的粗布衫,只是头上别了一朵守业攒钱买的浅蓝绢花,鬓边碎发被梳得整齐,脸颊泛着自然的红晕,像熟透的水蜜桃。她手里攥着一方素色帕子,脚步轻轻,眼里带着羞涩,却难掩满心的欢喜,看到守业时,嘴角的梨涡浅浅浮现,眼尾亮得像盛了星光。
没有复杂的仪式,只有村长老伯简单的祝福:“守业、晚晴,今日你们结为夫妻,往后要互敬互爱、勤俭持家,海坛岛的日子虽苦,只要心齐,就能过得甜!”
两人对着长老伯和邻里们深深鞠了一躬,齐声应道:“我们记住了!”
喜宴就摆在石屋前的空地上,几张粗糙的木桌拼在一起,围坐满了乡亲。桌上的菜算不上丰盛,却是邻里们凑出来的心意:一大盆番薯烧鱼,鱼肉鲜嫩,番薯吸饱了鱼汤,软糯香甜;一碗咸菜炒鸡蛋,金黄的鸡蛋配着翠绿的咸菜,香气扑鼻;还有清炒野菜、蒸番薯、腌海味,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酒是村里自酿的米酒,装在粗陶碗里,酒液浑浊,却带着粮食的醇香,辣中带甜。
“来,守业,晚晴,喝了这碗交杯酒,往后就是一家人了!”阿海端着两碗米酒走过来,脸上满是笑意。
守业和晚晴接过酒碗,脸颊都红透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温柔与坚定,随后轻轻挽住胳膊,将碗里的米酒一饮而尽。米酒的辣味顺着喉咙往下淌,却暖得人心头发烫,周围的邻里们纷纷鼓掌叫好,笑声、起哄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阿强端着酒杯站起来,大声道:“守业,我祝你和晚晴往后日子越过越红火,多子多福!”说完,一饮而尽。
“还有我!”李伯也跟着起身,“守业踏实,晚晴温柔,你们俩一定能好好过日子!”
守业和晚晴一一回敬,粗陶碗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守业不善言辞,只一个劲地给乡亲们夹菜,嘴里说着“大家吃好喝好”,黝黑的脸上满是真诚;晚晴则站在一旁,帮着添酒、递碗,声音温软,时不时给守业擦去嘴角的酒渍,动作温柔自然。
二姑婆坐在角落里,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虽没多说什么,却主动给晚晴夹了一筷子鱼,低声道:“往后好好过日子,别让我们失望。”
晚晴连忙点头,眼里满是感激:“谢谢二姑婆,我会的。”
孩子们最是热闹,围着桌子追逐,时不时伸手抓一把桌上的番薯,嘴里塞满了食物,含糊地喊着“恭喜”,引得大人们阵阵发笑。海风轻轻吹过,带着饭菜香和米酒的醇香,还有乡亲们的笑语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温馨。
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华丽排场,可这粗食淡酒里,藏着邻里的温情,藏着两人的真心。守业看着身边温柔浅笑的晚晴,看着眼前热热闹闹的乡亲,心里满是圆满——他曾以为自己的日子会一直孤单,却没想到,能在海坛岛遇到晚晴,能得到这么多乡亲的认可与帮助。
晚晴端起一碗米酒,轻轻碰了碰守业的碗,眼里满是温柔:“守业大哥,往后余生,多多指教。”
守业看着她眼里的星光,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晚晴,往后我一定对你好,让你过上好日子。”
两人再次一饮而尽,米酒的甜辣混着心底的暖意,在舌尖萦绕,久久不散。海坛岛的喜宴,简陋却真挚,粗食淡酒也藏着人间烟火的甜,见证着这对布衣夫妻的圆满,也预示着他们往后虽平凡却温暖的日子。
喜欢海坛遗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海坛遗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