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帖木儿正听到关键处,见没了下文,很是不满,刚想发作,却看到林锋然那惨白如纸、瘦脱了形的脸和深陷的眼窝,以及那身破烂囚服下隐约可见的鞭痕。他举起的手又放了下来,哼了一声:“没用的南人,这就撑不住了。”
但他并未让人把林锋然拖回囚笼,而是对亲兵道:“就让他睡这儿。给他弄条毯子。别冻死了,太师还有用。”
亲兵依言给林锋然盖了条充满羊膻味的旧毯子。
伯颜帖木儿摸着下巴,看着昏睡的林锋然,眼神复杂。这个明朝皇帝,打仗废物,人也怂包,但这故事……倒确实有点意思。或许,太师说得对,傻人有傻福?留着解闷似乎也不错?
接下来的几天,林锋然的待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依旧被关押,但不再是那个露天的恐怖囚笼,而是被移到了伯颜帖木儿营地边缘一个独立的小破毡帐里,虽然依旧简陋,但至少能遮风避雨,也没有了其他俘虏的拥挤和恶臭。看守依旧有,但不再是随意打骂,只是限制他的自由。
伯颜帖木儿时不时会把他叫过去,让他继续讲那只猴子的故事。林锋然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回忆《西游记》的剧情,讲得依旧磕巴,但越来越熟练,偶尔还能模仿一下猴子的动作,逗得伯颜帖木儿和几个常来的亲兵哈哈大笑。
食物也稍微改善了一点,虽然依旧是粗粝的吃食,但至少能吃饱了。
生存压力稍减,现代人对口腹之欲的追求又开始悄悄抬头。他看着那些不是烤就是煮、调味只有盐、腥膻难以入口的牛羊肉,忍不住又开始嘴贱。
一次吃饭时,他看着手里干硬的肉块,下意识地嘟囔:“这肉……要是能切成薄片,用油爆炒一下,放点葱姜蒜……不对,这里好像没蒜……放点野葱也好啊……再有点酱油和料酒就好了……”
他本是自言自语,没想到旁边一个看守他的、年纪较小的瓦剌士兵听得懂几句汉语,好奇地问:“炒?那是什么做法?比烤着好吃?”
林锋然一时语塞,看着对方单纯好奇的眼神,鬼使神差地比划起来:“就是把锅烧热,放油,然后把肉和菜放进去快速翻动……这样更香,更嫩……”
小士兵听得似懂非懂,但“更香更嫩”几个字显然打动了他。他偷偷跑去告诉了伯颜帖木儿的一个妻子(瓦剌贵族通常有多位妻子)。
那位夫人也是个对食物有些好奇的人,便真的找来一口铁锅和一些油,让林锋然演示。
林锋然硬着头皮,在几个瓦剌妇人好奇的围观下,用他仅有的一点烹饪节目里看来的知识,指挥她们将肉切成薄片(刀工惨不忍睹),没有葱姜就用一种带有类似香气的野草代替,没有酱油就用盐水勉强调味,进行了一次极其简陋的“爆炒”。
当带着锅气、香气明显比水煮肉浓郁不少的“炒肉片”出锅时,几个瓦剌妇人尝了之后,眼睛都亮了!虽然远不如林锋然记忆中的味道,但相对于他们单调的烹饪方式,这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
消息很快传开。伯颜帖木儿也好奇地尝了尝,虽然没说什么,但之后林锋然的伙食里,偶尔真的会出现一小份“炒”出来的菜肴,油水也明显多了些。
“故事”和“炒菜”,这两样林锋然来自现代世界的、微不足道的“技能”,竟意外地成了他在草原俘虏营中的“求生密码”,一点点改善着他地狱般的处境,也让他在伯颜帖木儿等部分瓦剌人眼中的“价值”,从一件可杀可留的战利品,悄然向一个“有点用的有趣玩意儿”转变。
然而,林锋然并未感到多少轻松。他知道,自己这点小伎俩,不过是空中楼阁。他的生死,依旧完全系于也先的一念之间。每次被叫去讲故事或“指导”做饭,他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哪一点惹得对方不快。
这天,他刚给伯颜帖木儿讲完“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他自己简化魔改了不少),正暗自庆幸又混过一关时,一名也先的亲兵突然来到帐外,高声传令:
“太师有令,召明朝皇帝即刻前往大帐!”
帐内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
林锋然的心脏猛地一沉,刚刚有的一点暖意顷刻间冰消瓦解。
也先突然召见?为什么?
是听腻了故事?还是对他的“价值”有了新的评估?
伯颜帖木儿也收敛了笑容,神色凝重地看了林锋然一眼,站起身:“走吧。”
未知的恐惧,再次将林锋然紧紧包裹。
喜欢联的江山,全是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联的江山,全是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