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巨星祭坛群的核心区域,十二根青黑色的巨石柱巍然矗立,如同远古巨人的手指直指苍穹。石柱表面刻满了螺旋状的星纹,在冰巨星微弱的恒星光芒下,泛着淡淡的银辉。地面上,一道环形凹槽将十二根石柱串联起来,槽内残留着干涸的冰晶,隐约可见曾经流淌过的星能痕迹——这里,正是联合发掘队最新确认的“陶寺式观象台”遗址,与蓝星陶寺遗址的观象台有着惊人的同源结构。
启明号与蓝鲸星的“晶辉号”星舰悬浮在祭坛群上空,能量护盾展开,形成两道半透明的屏障,抵御着冰巨星上持续不断的冰晶风暴。凌玥站在启明号的舰桥观测窗前,手中握着一块从祭坛边缘拾取的陨冰玉璋残片,残片上的纹路与蓝星陶寺遗址出土的玉璧纹路完美契合,让她心中的激动难以平复。
“舰长,联合发掘队已做好准备,蓝鲸星的岩峰队长带领晶体工程师团队,已经完成了观象台周边的星能探测设备部署。”通讯器中传来陈默的声音,背景里夹杂着设备运转的嗡鸣和冰晶撞击防护罩的噼啪声。
凌玥转身看向主控屏幕,屏幕上显示着观象台的三维建模图,十二根石柱的位置与星图精准对应,标注的红点正是探测设备的部署点。“通知岩峰队长,我和蓝鲸马上抵达现场,启动‘星轨共振’计划,务必在冰晶风暴加剧前,验证古文明的天文观测体系。”
“收到!另外,黑暗议会的监测信号在三小时前消失,目前祭坛群周边五十公里内未发现异常,但冰巨星的磁场波动频率正在升高,可能会影响设备运行。”陈默补充道。
凌玥眼神一凝,黑暗议会的突然蛰伏总让她觉得不安:“让张海的机甲部队扩大巡逻范围,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汇报。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获取观象台的核心数据。”
十分钟后,凌玥与蓝鲸乘坐小型登陆艇,降落在观象台旁的临时平台上。登陆艇的舱门打开,刺骨的寒风夹杂着冰晶呼啸而入,凌玥下意识地裹紧了防寒服,抬头望向那十二根巨石柱。它们比屏幕上显示的更加雄伟,柱顶似乎还残留着星能灼烧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文明观测星轨的壮举。
岩峰早已等候在平台边缘,他体表的淡紫色晶体泛着微光,抵御着严寒:“凌玥舰长,蓝鲸阁下,探测设备已全部激活,晶须传感器与蓝星的星图数据库已完成同步。但我们发现,观象台的星能核心区域被一层厚厚的冰晶封印,需要同时注入蓝星古文物的星能和蓝鲸星的晶体能量才能解锁。”
“红山玉龙和良渚玉琮已经准备就绪。”凌玥抬手,身后的队员小心翼翼地捧着两个特制的能量容器,容器内,红山玉龙的青绿色光芒与良渚玉琮的湛蓝色光芒交相辉映,形成一道柔和的能量场。
蓝鲸走到环形凹槽旁,指尖触碰凹槽内的冰晶,淡紫色的晶体能量顺着指尖注入,冰晶表面瞬间融化出一道细纹:“这层封印是古文明留下的保护机制,目的是防止无关者触碰核心。我的晶体能量可以暂时软化冰晶,但需要蓝星古文物的同源星能作为钥匙,才能彻底解锁。”
凌玥点点头,示意队员将能量容器放在环形凹槽的中心位置。当红山玉龙与良渚玉琮接触到凹槽底部的星纹时,两道能量光柱突然冲天而起,青绿色与湛蓝色的光芒缠绕着,朝着十二根巨石柱蔓延而去。
一、冰晶解封,星图浮现
能量光柱触及巨石柱的瞬间,石柱表面的星纹被逐一激活,银辉流转,如同活过来一般。环形凹槽内的冰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化作清澈的液体,顺着星纹的轨迹流动,在地面上形成一幅复杂的星图。
“星能流动正常!探测设备已捕捉到石柱的能量波动,正在与蓝星陶寺观象台的数据进行比对!”陈默的声音带着兴奋,从通讯器中传来。
凌玥蹲下身,看着地面上逐渐清晰的星图,星图上的星辰位置与现代星图略有偏差,但其中几颗亮星的排列方式,与《尚书·尧典》中记载的“四仲中星”完全一致。“太不可思议了,古文明竟然在亿万年前,就建立了如此精准的天文观测体系。”
蓝鲸的手掌覆盖在一根巨石柱上,体表的晶体光芒与石柱的银辉共振:“我的晶体能感受到,这些石柱不仅是观测工具,还是星能传导装置。它们能收集恒星能量,转化为文明发展所需的动力,这与蓝鲸星的晶体能量核心原理异曲同工。”
就在这时,十二根巨石柱突然同时发出低沉的嗡鸣,柱顶射出十二道银色的能量光束,直射苍穹。光束在冰巨星的大气层中炸开,形成一道巨大的星轨投影,覆盖了整个祭坛群。投影中,无数星辰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转,清晰地呈现出银河旋臂的结构,甚至能看到几颗尚未被蓝星和蓝鲸星探测到的恒星。
“星轨投影!这是古文明记录的宇宙星图!”陈默的惊呼声在通讯器中回荡,“数据正在快速传输,我们发现,这张星图上标注了多个能量节点,其中一个就在冰巨星的地核深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风101的使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东风101的使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