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装甲异动
负责监控南极阿蒙森通讯接口的中尉王志野,此刻正坐在实验室东侧的监控区域。这里是一个独立的隔间,与主实验区通过一道单向透视玻璃隔开,内部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电磁信号接收与分析系统。王志野身着一身深蓝色的作训服,肩章上的星花在应急灯光下闪烁,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作为“龙巢”指挥中心派驻兰州暗能研究中心的军事观察员,他的核心任务是监测南极方向的电磁信号异常,寻找异星文明可能留下的痕迹。三个月前,黄海区域曾出现过一次短暂的虚数编码信号回潮,虽然仅持续了零点三秒,却被全球多个监测站捕捉到,经分析确认,该信号并非来自地球任何已知的设备,极有可能是异星文明的探测器所发出。从那时起,王志野的神经就一直紧绷着,他知道,人类与异星文明的接触,或许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王志野面前的监控台由十二块高清显示屏组成,左侧的八块屏幕实时显示着南极阿蒙森科考站的信号接收情况,各种频率的电磁信号以波形图的形式呈现,如同跳动的音符;右侧的四块屏幕则用于数据比对与分析,不断将当前接收的信号与数据库中的已知信号进行匹配。他的手指在触控面板上快速滑动,调整着接收频率的范围,目光如同猎鹰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的波动。就在这时,他感觉到座椅下方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紧接着,身上佩戴的第二十八代神经传导战斗装甲突然启动,发出了微弱的嗡鸣。
这套战斗装甲是“龙巢”指挥中心最新列装的单兵装备,采用了神经传导技术与纳米机械相结合的设计,平时以轻便的战术背心形态存在,一旦检测到危险信号或接收到指令,便能在瞬间覆盖全身,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护与作战系统。装甲的表面布满了微米级的活性回路,这些回路如同人体的神经网络,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能量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状态。此刻,王志野身上的装甲表面,那些原本黯淡的活性回路突然亮起,发出了柔和却清晰的光芒,紧接着,八种不同色阶的红移谱线如同彩虹般在装甲的胸甲、肩甲、臂甲上依次浮现,从浅红到深红,再到近乎紫黑的暗红,形成了一道道交错纵横的光带。
四、共振之谜
这些红移谱线并非随机闪烁,而是按照某种特定的频率和节奏明暗交替,如同摩尔斯电码般传递着信息。王志野心中一动,立刻将装甲与监控台的数据分析系统进行连接。当装甲传输的谱线数据与监控台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时,屏幕上突然弹出了一个红色的匹配提示——这些红移谱线的波动频率、相位变化,竟然与两小时前消失于黄海区域的虚数编码回潮参数,形成了精确的七度弦纹逆相位共振状态。
“这不可能……”王志野猛地站起身,座椅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共振波形图,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几乎要冲破胸膛。两小时前的黄海虚数编码信号,被“龙巢”指挥中心判定为异星文明的攻击预警信号,按照预案,全球各地的防御系统已经进入了三级戒备状态。而现在,同样来源的信号竟然以红移谱线的形式出现在自己的战斗装甲上,还形成了逆相位共振——这种共振模式在人类的信号学中,通常意味着“回应”或“交互”,而非之前判断的“攻击预警”。
“这是……信号交互?”王志野喃喃自语,脑海中一片混乱。他从业五年,参与过无数次信号监测与分析任务,却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的情况。异星文明的信号为何会出现在自己的战斗装甲上?这种红移谱线的共振又代表着什么?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尖在触控面板上飞舞,快速调取战斗装甲的内置AI分析系统。这套AI系统搭载了全球最先进的外星信号解码算法,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对未知信号进行模式识别与特征提取。
几秒钟后,AI系统给出了分析结果,屏幕上跳出一行清晰的文字:“检测到未知文明信号,信号类型:停战请求,命名:白旗信号。”王志野瞳孔骤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停战请求?那个刚刚发出攻击预警信号的异源文明,竟然在短短两小时后就提出了停战?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阴谋?是缓兵之计,还是真的有求和的诚意?无数个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但他知道,此刻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他立刻按照预案,将战斗装甲记录的红移谱线数据、AI的分析结果,以及与黄海虚数编码信号的共振比对报告,一同加密传输至“龙巢”指挥中心。
五、解码密钥
传输完成的提示弹出时,王志野长长舒了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那些跳动的红移谱线,开始尝试手动解码其中可能包含的详细信息。战斗装甲的AI解码系统与监控台的超级计算机形成了联动,数百万条算法同时运行,如同无数把钥匙在尝试打开同一扇门。红移谱线的每一次闪烁、每一个相位变化,都被拆解成一个个基础的信号单元,再与人类已知的数千种信号编码规则进行比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风101的使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东风101的使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