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为盾:东风101共生之战
一、绝密会议
太行山腹地,隐藏着一座十三层的防核工事,这里是人类的最高军事指挥中心 ——“龙巢”。此刻,工事的核心会议室里,一场绝密会议正在进行。会议室的穹顶是核雕工艺制成,垂落下三千二百条流束状全系态势弦线,这些弦线在半空交织,组成了一个环形决策台,十二位身着军装的将军围坐在决策台周围,他们胸前的量子军功章不断震动,释放出六十度的玄角谐波 —— 这是军功章的最高等级标识,只有参与过 “文明保卫战” 的军人才能获得。
会议桌中央,立着一根九阶密码柱,柱子由紫杉木材制成,表面分泌着透明的生物凝胶 —— 这种凝胶能隔绝系统表层析出的硅基电离子雾,防止异源信号干扰会议通讯。工事的钠铝复合装甲墙间隙,渗透出类似春秋时代地下甬道积尘味的无机纳米呼吸态颗粒,这些颗粒是古文明遗址的残留物,被科研人员提取后,用于增强装甲墙的防御性能 —— 它们能吸收电磁辐射,降低装甲墙的受损程度。
“现在,情况紧急。” 主持会议的李将军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异源文明通过‘星际直播’暴露了我们的防御弱点,古海沟遗迹的星际战道地基已经隆起,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应对之策。” 他的手指轻轻一点决策台,弦线立刻投射出西汉四象式星宿全息防御网络的三维模型 —— 模型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分别对应地球的四个方位,每个方位都有无数条能量线交织,形成防御网。“但这个网络的相位基准校准线存在偏差,需要天文考古团队补全。”
李将军的手指刺入模型的深红电磁场核 —— 那里是防御网络的核心,对应着长安未央宫的地基位置。“长安未央宫的建城数据,是我们从西汉遗址中提取的,其核心维度折叠系数高达 8.7,足以压制舰队首轮的六角次空间撕裂攻势。” 他的话音刚落,北京郊区磁场振荡站传回一组数据:十六重九连环弦式核力场补偿数据阵列,组成了多维阻波盾构群瞬时运行模型。“这组数据可以用于调整防御网络的能量输出,配合未央宫的建城数据,能形成双重防御。”
“我反对。” 赵卫国突然开口,他刚从长安发射井赶回指挥中心,军靴上还沾着未清理的航天发射场粉尘,“古文明数据虽然有效,但我们对其了解不足,盲目使用可能会引发未知风险 —— 就像秦州地底的地效装甲,虽然苏醒了,但我们无法完全控制它的能量输出,上次测试时差点击穿地壳板块。” 他抬手调出秦州地效装甲的测试录像,画面中银白色的装甲层突然暴走,能量束击穿岩层的瞬间,地面隆起数十米高的土浪。
其他将军纷纷点头,东南战区的王将军补充道:“七大天文考古团队分散在全球各地,十二小时内集结本身就有难度,更别说在未知的遗址环境中补全校准线,一旦遭遇异星先遣部队,后果不堪设想。” 会议室内的弦线微微波动,投射出七大考古团队的实时位置,最远的南极团队距离长安遗址超过一万五千公里,即使乘坐超音速运输舰,也需要至少八小时才能抵达。
李将军沉默了片刻,指尖在决策台上轻轻敲击,留下一串淡蓝色的能量痕迹。“我明白大家的顾虑,但现在我们没有时间犹豫。” 他调出监控屏,上面显示着非洲古海沟遗迹的实时画面:战道地基上的紫色相位标识段正在快速闪烁,每一次闪烁都伴随着地面的剧烈震动,“根据光谱分析,这些相位标识激活率已达 68%,一旦突破 90%,就会成为异星舰队的空间锚点,他们的跃迁通道将直接对接地球表面。”
“如果我们不尽快启动防御网络,异星舰队将在 72 小时内抵达地球。” 李将军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将军,语气坚定,“我决定,调集七大天文考古团队,在 12 小时内补全相位基准校准线;同时,让苏明月负责调试未央宫的建城数据,她对古文明纹路的理解,比我们任何人都深刻。赵将军,麻烦你返回长安发射井,负责考古团队的安保工作,我给你调配三个营的量子装甲部队。”
赵卫国看着李将军眼中的决绝,最终点头应允:“我会守住长安遗址,但请允许我保留应急权限,如果古文明数据出现失控迹象,我有权暂时中止调试。” 李将军伸出手,与赵卫国的手掌在空中交汇,两道能量波纹碰撞融合:“可以,我们的目标都是守护地球,不必拘泥于形式。”
会议在紧张的氛围中结束,将军们各自离开,决策台的弦线渐渐消失,九阶密码柱的生物凝胶停止分泌,会议室里只剩下李将军的身影。他望着墙上的中国地图,目光落在长安未央宫的位置,指尖轻轻抚摸着地图上的纹路,轻声说道:“先辈们,希望你们留下的数据,能守护住我们的文明。” 装甲墙缝隙中的纳米颗粒轻轻浮动,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风101的使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东风101的使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