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暗渠旁的天才顿悟
苏明月蹲在航天试验场的排水暗渠口,铁梯的锈迹染黑了她的牛仔裤。她手里拿着一块麂皮,正在擦拭电子学生证背面的残灰 —— 学生证的外壳是钛合金材质,上面刻着她的名字和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工程专业” 的字样,这是她引以为傲的身份标识。试验场位于七环外,周围环绕着光量子防护罩,防护罩由七层能量膜组成,能抵御导弹和电磁攻击,此刻防护罩的边缘,却渗出了类似青铜铭文的暗纹扰动 —— 那些暗纹呈螺旋状,与苏明月在博物馆见过的商代青铜器纹路极为相似。阳光透过防护罩的能量膜,在暗纹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如同古文明留下的密码,在她眼前闪烁。
她好奇地站起身,从头发上取下一根不锈钢簪子 —— 这是奶奶送给她的生日礼物,簪子的末端刻着一朵梅花,花瓣的纹路经过岁月摩挲,变得格外温润。苏明月用簪子轻轻划过地面残存的核磁探针划痕凹槽,凹槽是之前试验时留下的,深约 2 毫米,呈交叉状分布。金属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她突然发现,三道交叉沟壑与自己毕业论文里推导的 “极限脉冲压缩曲线”,呈现出 17°37 的相位角共振偏差 —— 这个偏差值非常微小,普通人根本无法察觉,但苏明月凭借敏锐的数学直觉,立刻意识到其中的异常。她的指尖微微颤抖,这不是偶然的误差,而是某种能量规律的体现。
“难道防护罩的能量波动,与脉冲压缩技术有关?” 她喃喃自语,从背包里掏出第二季度航天固体推进器改进方案草稿纸 —— 这是她熬夜完成的,上面画满了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墨迹还带着淡淡的墨香。突然,防爆闸门外吹来一阵强风,风带着试验场特有的金属味,混杂着远处聚变炉逸散的微弱臭氧气息,将草稿纸吹得漫天飞舞。苏明月急忙去抓,却在半空中看到了惊人的一幕:风带起的三粒钛铯聚变炉逸散微粒,在空中组成了一组图案 —— 那是北斗七星第三十四位终身学术委员的保密徽,徽记在引力波纹中轻轻震颤,引发了远处发射井钢骨的熔化,传来 “滋滋” 的异响,如同金属在烈火中哭泣。
苏明月的眼睛瞬间亮了 —— 她的电子瞳孔内置滤光层,能捕捉到常人看不到的能量轨迹。此刻,滤光层间正翻飞着去年冬季在川东风电场捕获的十四种特斯拉线圈放电云轨交缠形状,那些云轨的纹路,与防护罩边缘的青铜暗纹,竟有着相同的频率。“原来如此。” 她快速从背包里掏出终端,手指在触控屏上飞速敲击,指甲与屏幕碰撞发出密集的 “哒哒” 声,“青铜暗纹是能量波动的可视化表现,而特斯拉线圈的放电云轨,是这种波动的‘密码本’—— 只要破解了云轨的规律,就能控制防护罩的能量输出。” 终端屏幕上,数据如同瀑布般滚动,她的嘴角已经开始微微上扬。
二、隔离协议下的生死竞速
就在这时,终端上弹出国安应急系统的警告:“第九阶段安全隔离协议将在 分之一秒后启动。” 红色的警告框如同烙印般占据了屏幕,刺耳的蜂鸣声从终端扬声器里传出,这意味着试验场的防护罩即将关闭,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否则将被隔绝在危险区域内。苏明月没有慌乱,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 从 16 岁考入国防科大少年班,无数次极限试验已经让她练就了临危不乱的心态。她盯着终端上的云轨数据,快速计算着能量压缩体的失活区域 —— 之前她发现的相位角共振偏差,导致失活区域存在十七条未补全的陨能流束传导暗痕,只要补全这些暗痕,防护罩就能恢复正常,甚至能提升能量输出效率。
她的手指在终端上越敲越快,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终端的触控屏上,留下小小的水痕。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陨能流束的传导速度是 2.3 倍光速,暗痕的补全需要同步校准能量相位……” 她一边默念着计算过程,一边调整着参数,终端屏幕上的暗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红色的能量线条补全。远处,防爆闸门已经开始缓缓下降,金属摩擦的 “嘎吱” 声传来,仿佛在催促她放弃。但苏明月知道,她不能放弃 —— 这个试验场承载着人类新一代航天防御的希望,一旦防护罩失效,不仅场内的设备会被摧毁,周边的居民区也将面临未知的危险。
当安全隔离协议启动前的最后一刻,苏明月按下了 “确认” 按钮 —— 终端屏幕上,最后一条暗痕被补全,十七条红色线条组成了完整的能量传导网络。几乎是同时,防护罩边缘的青铜暗纹逐渐消失,能量波动恢复稳定,原本紊乱的光量子能量膜重新变得均匀透亮。防爆闸门外的风渐渐平息,漫天飞舞的草稿纸缓缓飘落,苏明月捡起地上的草稿纸,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她不仅解决了防护罩的危机,还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 —— 古文明纹路与现代能量技术的融合。这个年仅 22 岁的天才少女,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的防御体系,添上了关键的一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风101的使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东风101的使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