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地球的良渚古城遗址,一座“星际农业园”拔地而起,成为了文明融合的又一见证。这里种着蓝眼文明母星的耐寒作物,也种着中国的水稻,金黄的稻穗与奇异的外星作物相映成趣——那些外星作物有着墨绿的叶片和紫水晶般的果实,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而灌溉系统用的是良渚古城的水利技术,那些古老的沟渠经过现代化改造,铺上了一层轻薄的红矮纹防渗膜,依然发挥着“以水为脉”的智慧;能量供给则来自红矮星能量转化装置,高效而环保,能将恒星能量精准转化为作物所需的养分。每到收获的季节,地球农民和蓝眼文明的农学家就会一起在田里劳作,蓝眼文明的农学家学会了用中国的传统农具收割,握着镰刀的手还略显笨拙,却认真地跟着老农比划着“一割一扶”的动作;地球农民也学会了用红矮纹设备检测作物的营养成分,指尖轻点仪器,屏幕上便跳出清晰的数据,精准而高效,田野里满是不同语言的欢笑,混合着稻穗的清香与外星果实的甜润。
文化交流更是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景象。地球的京剧团去蓝眼文明母星演出,当《霸王别姬》的水袖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当关羽的红脸脸谱出现在巨大的全息屏幕上,蓝眼文明的观众虽然听不懂唱词,却被脸谱上绚丽的纹样和水袖飘逸的舞姿深深吸引,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许久,不少外星人还学着演员的样子,用触手比划着水袖的动作;蓝眼文明的“红矮纹交响乐”则在地球的故宫太和殿前奏响,那些用红矮星能量波制造的旋律,时而像恒星爆发般激昂,时而像星云流淌般舒缓,与编钟的古朴声音交织在一起,竟意外地和谐,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今交融的时空里,沉醉其中。更让人惊喜的是,两种文明的学者共同编撰了一本《银河文明词典》,里面收录了地球的甲骨文、蓝眼文明的红矮纹,还有其他十二个星系的文字,每一个文字都附有详细的解释和文化背景——比如甲骨文的“日”字,配着陶寺观象台观测日出的图景;蓝眼文明的“共生”符号,则标注着柯伊伯带实验室穹顶的星图。而词典的序言里写着:“所有文明的文字,都是写给宇宙的情书,承载着对生命、对世界的热爱与思考。”
赵卫国退休那年,正好是跨星系实验室建成十周年。唐璎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实验室的地球方总负责人,她年轻有为,带着新的理念和热情,不仅推动着古文明与外星科技的深度融合,还发起了“银河古文明溯源计划”,组织各星系的学者一起寻找宇宙中文明同源的证据;卡伦则成了蓝眼文明科学院的院长,每次来地球,都会带着蓝眼文明的孩子去三星堆遗址,给他们讲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讲地球如何用良渚玉琮的能量波动干扰了蓝眼文明的武器系统,讲赵卫国如何带着考古队在喇家遗址找到防御密钥,再讲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你们看这些青铜纵目像,它们的眼睛曾见证过战争的阴霾,如今却看着我们一起播种、一起歌唱,这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孩子们睁着明亮的蓝眼睛,小手轻轻抚摸着青铜碎片,眼神里满是敬畏与向往。
退休后的赵卫国,没有选择留在繁华的都市,而是回到了陶寺古观象台附近的小村子。他在院子里种了些良渚水稻的改良品种,也栽了几株蓝眼文明的耐寒花卉,每天清晨,他都会沿着古观象台的石阶慢慢走上去,看着太阳从十二道观测缝里依次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古老的石头上,像给岁月刻下的痕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有时,他会坐在观象台的石台上,拿出那枚凌家滩玉鹰挂坠,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羽翼纹路,想起柯伊伯带的星雨,想起实验室穹顶的星图,想起那些为了和平而携手的日夜。村里的老人会陪着他下棋,孩子们则围着他,听他讲宇宙里的故事,讲蓝眼文明的孩子如何学唱《静夜思》,讲三星堆的青铜如何帮助人类看清暗物质的轨迹,每当这时,孩子们的眼睛里都会闪烁着对宇宙的好奇与憧憬。
二
这年秋天,“银河文明丰收节”在良渚星际农业园举办,来自十二个星系的代表团都来了,赵卫国也被邀请作为嘉宾出席。走进农业园,他一眼就看到了田埂上忙碌的身影——地球农民正教蓝眼文明的农学家使用打谷机,水晶族的代表则用他们透明的身体折射阳光,帮助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三角星系的两栖生命则用荧光黏液在田地上画出能量引导线,确保红矮星能量均匀分布。田埂边的展示区里,摆满了收获的成果:金黄的稻穗堆成了小山,紫水晶般的外星果实散发着甜香,还有用两种作物杂交培育出的“星脉稻”,颗粒饱满,既带着水稻的清香,又蕴含着红矮星的能量,是文明融合的结晶。
唐璎陪着赵卫国走遍了整个农业园,兴奋地向他介绍最新的成果:“我们用良渚水利技术和蓝眼文明的能量调控系统,研发出了‘智能灌溉网络’,能根据作物的需求精准供水;还有这本《星际农耕图谱》,收录了各星系的农作物种植经验,里面也有您当年提出的‘顺应星轨’的理念。”赵卫国看着图谱上熟悉的螺旋纹样,笑着点了点头:“古人们说‘顺天时,应地利’,没想到在宇宙里,这个道理依然适用。”正在这时,卡伦带着一群蓝眼文明的孩子走了过来,孩子们手里拿着用外星果实做的小灯笼,灯笼上画着甲骨文的“丰”字,看到赵卫国,他们齐声喊道:“赵爷爷好!”声音稚嫩却响亮,赵卫国的心里暖暖的,伸手摸了摸最前面那个小女孩的头,她正是当年送他小玉鹰的孩子,如今已经能熟练地用汉语交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风101的使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东风101的使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