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进焰里的古画密码
米凡的指尖悬在控制台上,指甲边缘还沾着昨夜调试星尘探测器时蹭到的银灰色粉末。当他按下 “液态氢推进系统激活” 按钮的瞬间,观测舱穹顶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不是预期中冰冷的数据流,而是范宽《溪山行旅图》的全景复刻 —— 墨色山峦从左至右铺展,驮着货物的商旅在溪畔缓缓前行,连画中岩石的 “雨点皴” 纹理都清晰得能看见笔锋转折。
“这是…… 系统故障?” 操作台前的实习生小林猛地抬头,眼镜滑到鼻尖,他慌忙抬手去扶,却在看到推进焰的刹那僵住。液态氢燃烧产生的纯白焰柱从发射口喷涌而出,竟真的沿着《溪山行旅图》的山势轨迹扭动,原本单调的焰体边缘逐渐晕染出淡青色,像晨雾笼罩的山峦,连气浪冲击舱壁的震动频率,都与画中溪水的流向完全同步。
米凡没有急着重启系统,他俯身贴近观测屏,瞳孔微微收缩。在推进焰掠过画中 “溪水” 区域的瞬间,气浪表面真的泛起了细碎的涟漪,那些涟漪并非随机扩散,而是沿着《考工记?匠人》篇中记载的 “曲水引流” 路径展开。他突然想起三天前蓝洞使团送来的星图石碑,碑体侧面刻着的纹路,与此刻推进焰的轨迹竟有七分相似。
“调取北宋弓弩院的制式数据。” 米凡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指尖在触屏上快速滑动,调出的三维模型里,一组复刻的弓弩引导具正泛着冷金属光泽。这些引导具的箭镞造型严格遵循《武经总要》的记载,箭杆上缠绕的竹篾纹路,恰好能与推进焰的淡青色边缘完美嵌合。
当第一枚仿真导弹突破模拟的木星重力环时,两千组引导具突然从舱壁的暗格中弹出,展开的瞬间竟化作汉漆竹笥的形态 —— 竹笥表面用朱砂绘制的云纹在蓝光照耀下流转,笥口边缘还刻着细小的篆体 “息” 字。信息栅从竹笥中溢出的刹那,米凡闻到了淡淡的松烟墨香,仿佛有人在千年之前,就已将这些数据刻进了竹简。
“数据捕获率 98.7%,误差值低于阈值。” 小林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看着屏幕上如箭雨般穿梭的数据流,突然发现每一条数据的末尾,都缀着一个微小的 “雨点皴” 符号,“米工,这不是故障,是…… 是引导具在解码推进焰里的信息?”
米凡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观测屏角落的一个异常数据点上。那组数据的波动频率,与昨夜他在星图石碑上检测到的能量波动完全一致。他伸手触碰全息投影中的《溪山行旅图》,指尖穿过虚拟的山峦时,竟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温度,像是触摸到了真实的岩石。
2. 战斗生物的峭壁囚笼
“警报!蓝磁反应层检测到未知波态入侵!”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划破观测舱的宁静,穹顶的灯光瞬间从淡蓝转为赤红。米凡猛地转身,屏幕上原本平稳的能量曲线突然剧烈波动,一条深红色的波态正从蓝磁反应层的缝隙中钻出,六条形似手臂的分支在波态表面扭动,每一次摆动都引发周围空间的轻微扭曲。
“是六臂战斗生物波态!” 舒美丽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急促的喘息,“我刚从蓝洞使团的实验室回来,他们的古籍里记载过这种波态,能吞噬周围的能量场,上次帝国文明的前哨站就是被它摧毁的!”
米凡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跳动,调出仇英《剑阁图》的数字档案。这幅明代青绿山水画卷在屏幕上展开,陡峭的悬崖从江面拔地而起,栈道在岩壁间蜿蜒,连崖壁上生长的松树都清晰可见。“启动峭壁解算程序,将波态锁入《剑阁图》的悬崖数据模块。” 他的声音异常冷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场突袭。
当程序启动的瞬间,观测舱中央突然浮现出《剑阁图》的立体投影,峭壁的纹理与真实的岩石别无二致。深红色的六臂战斗生物波态撞向悬崖,却在接触的刹那被无形的屏障挡住,六条 “手臂” 疯狂挥舞,却始终无法突破悬崖的边界。波态的颜色逐渐从深红转为灰黑,像是被抽走了能量,每一条 “手臂” 的摆动幅度都在减小,最终竟化作无数细小的碎片,悬浮在悬崖投影周围。
蓝洞使团的首席科学家埃兰教授匆匆走进观测舱,他的蓝色瞳孔在看到悬浮的波态碎片时骤然收缩,快步走到屏幕前,手指在触屏上滑动,调出碎片的详细数据。“这些碎片的结构…… 和我们母星的存储晶体一模一样。” 他的声音带着震惊,“但为什么会和你们的古画结合?”
米凡指着屏幕上的悬崖纹理,解释道:“仇英《剑阁图》的峭壁比例,恰好符合蓝洞文明记载的‘能量囚笼’结构参数。我们只是将古画的二维数据转化为三维解算模型,用悬崖的物理形态限制波态的扩散。” 他顿了顿,调出一块波态碎片的放大图,“你看碎片边缘的纹路,和《剑阁图》中栈道的走向完全一致,这说明两种文明的能量逻辑,在某个底层维度是相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风101的使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东风101的使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