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将航线图与星际空间中能量波的轨迹重叠时,惊人的细节不断涌现。能量波在经过某个暗物质云团时,突然分裂成三股支流,这与元代海船在长江口遭遇台风时的分流记录如出一辙;而在能量波的交汇点,出现了类似元代商船队传递信鸽的量子纠缠信标。“这不可能……” 苏明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反复对比着两组数据,发现能量波的传播速度,竟与元代海船在不同季风期的航行速度完美匹配。
就在这时,主投影墙上的画面突然切换,银河纪元年鉴的内容出现在屏幕上。泛黄的书页上,用古老的星际文字记录着一段令人不安的信息:在每个银河周旋转周期的最终时刻,六处暗流祭坛会同时发射类超新耀斑的中子星态裁决波动。苏明月的目光紧紧锁定在 “裁决波动” 四个字上,她立刻调出波动轨迹的模拟图。当画面展开时,她的大脑一片空白 —— 那些波动的轨迹编排,不仅与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中记载的霹雳火车矩阵排图九连环模式一模一样,更惊人的是,波动的间歇期竟对应着北宋火器冷却时间的计算公式。
霹雳火车,是北宋时期的一种军用火器,其阵法讲究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九连环模式更是其中最复杂的一种,需要精确计算每一个火器的发射角度与时间,才能形成无懈可击的火力网。而蓝洞文明的裁决波动,不仅复刻了九连环的轨迹,甚至连波动的强度变化,都与霹雳火车的火药用量配比完全相同。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苏明月发现波动频率中还隐藏着《武经总要》失传版本中的加密符号,这些符号曾被认为是古人的装饰性花纹,此刻却成了操控星际武器的密码。
“他们在学习…… 他们在刻意学习地球文明的战略思维!” 苏明月终于忍不住喊出声来,她的指尖因为过度用力,已经在控制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他们把我们的历史典籍,变成了实际的作战体系!这些波动轨迹里,甚至还包含了《武经总要》手抄本上被虫蛀的痕迹,就像在嘲笑我们文明的脆弱性……” 她的声音逐渐变得沙哑,全息屏幕上,元代航线图与星际能量网的重叠影像,此刻正诡异地闪烁着,仿佛在预示着某种不可知的命运。
3. 仪器异变:明代浑仪的跨维重生
苏明月的话音刚落,控制室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她循声望去,只见挪威极夜项目组配备的全态声学解析模块,正在不受控制地剧烈震动。这个模块原本是一个长方体的金属盒子,表面布满了细密的接口与按钮,此刻却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拆解,外壳逐渐分裂成无数细小的组件,如同漫天飞舞的银色碎片。
这些组件在空中悬浮着,相互碰撞、吸引,开始重新组合。苏明月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景象 —— 组件们先是形成了一个圆形的框架,接着,一根根细长的金属杆从框架中延伸出来,在中心交汇成一个复杂的轴心。随着更多组件的加入,框架上逐渐出现了刻度与齿轮,最终,一个完整的仪器出现在众人眼前 —— 那赫然是明代浑仪的模样!
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观测天体的仪器,由多重圆环组成,能够测量恒星的位置与运动轨迹。而眼前这个由解析模块重组而成的浑仪,不仅在外形上与明代浑仪一模一样,甚至连细节都丝毫不差 —— 每一个圆环上的刻度,每一个齿轮的齿数,都与现存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明代浑仪完全一致。更神奇的是,浑仪的四十五个动轮正在缓慢转动,转动的速度与角度,竟然与蓝洞星系的恒星运动轨迹同步!
苏明月立刻调出蓝洞星系的星图,将浑仪的动轮转动数据与恒星运动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的误差率为零 —— 浑仪仿佛成了蓝洞星系的 “缩小模型”,每一个动轮的转动,都精准地反映着一颗恒星的运行状态。“这是跨维度的共振……” 苏明月喃喃自语,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解析模块感受到了蓝洞星系的恒星频率,所以才会重组为能够观测这种频率的浑仪!”
就在这时,主投影墙上的画面再次变化,蓝洞第十四万三千个威慑平衡期的历史涟漪,如同轻柔的水波般在屏幕上扩散。这些涟漪带着淡淡的金色光芒,缓慢地向四周蔓延,最终,竟穿透了屏幕的界限,朝着控制室中央的拉萨宇秤中心飞去。拉萨宇秤中心是观测中心的核心设备之一,其顶端摆放着一个按照汉代地动仪复刻的模型 —— 此刻,历史涟漪正轻柔地碰触到地动仪的龙颔铜珠。
“叮 ——” 一声清脆的响声在控制室内回荡。铜珠微微晃动了一下,紧接着,一道金色的光芒从铜珠中射出,瞬间笼罩了整个控制室。苏明月感到一股温暖的能量包裹住自己,下一秒,她的意识仿佛被抽离了身体,进入了一个奇特的空间 —— 周围不再是冰冷的仪器与屏幕,而是色彩绚丽的敦煌佛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风101的使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东风101的使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