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城,太初宫。
初夏的雷雨来得猛烈,豆大的雨点砸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噼啪作响,却压不住殿内那令人窒息的死寂。孙峻瘫坐在原本属于大帝孙权的御座上,原本华丽的锦袍沾满了仓皇东逃时留下的污渍,头发散乱,眼窝深陷,昔日飞扬跋扈的气焰被一种穷途末路的狂躁所取代。
几案上,散乱地堆放着来自前线的败报、各地郡县关于军心不稳的密奏,以及一些言辞闪烁、请求他“暂歇兵戈,以安民心”的劝谏文书。殿内侍立的宦官宫女无不战战兢兢,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触怒了这位已然濒临崩溃的权臣。
“废物!都是废物!”孙峻猛地将几案上的文书全部扫落在地,状若疯癫,“吕据无能!全绪该死!还有那些望风而逃的蠢货!十万大军!整整十万大军!竟然被一群南蛮野人,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
他胸口剧烈起伏,赤红的眼睛扫视着空荡的大殿,仿佛那些看不见的敌人和潜在的反对者就藏在阴影里。“还有陆抗!对,陆抗!他当初就反对西征!他一定在暗中看我的笑话!说不定……说不定他与蜀寇早有勾结!”
偏执的猜忌如同毒草,在他心中疯狂滋长。失败带来的不仅是军事上的挫折,更是政治上的致命危机。他深知自己凭借狠辣手段上位,根基远不如诸葛恪、滕胤等人稳固。如今大败亏输,损兵折将,威望扫地,那些原本就对他不满的宗室、旧臣,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们都想我死!都想夺我的权!”孙峻神经质地低语,随即脸上露出一丝狰狞,“想让我死?没那么容易!我要先让他们死!”
他猛地站起身,厉声喝道:“来人!”
一名心腹将领应声而入。
“传令!全城戒严!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离府邸!调我的亲兵卫队入宫宿卫!”孙峻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还有,给我盯紧骠骑将军府(吕据)、太常府(滕胤),特别是……镇军将军陆抗的府邸!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诺!”那将领感受到孙峻身上散发出的浓烈杀意,心头一凛,连忙领命而去。
孙峻试图用高压和屠杀来维系他摇摇欲坠的统治,却不知,这恰恰加速了他的灭亡。
---
镇军将军府,书房。
窗外雨声潺潺,书房内却只闻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响。陆抗卸去了甲胄,只着一身素色常服,坐在案前。他面前摊开的,并非兵书战策,而是一卷《左传》。然而,他的目光却并未落在书卷上,而是凝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眉头微蹙。
父亲陆逊临终前的教诲言犹在耳:“为将者,当知进退,顾大局。江东基业,来之不易,守成更艰……”可如今,孙峻倒行逆施,擅启边衅,招致惨败,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妄图以杀戮震慑朝野。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脚步声响起,府中心腹老管家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低声道:“将军,府外监视的人……又增加了。”
陆抗神色不变,只是端起已经微凉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孙峻的猜忌,在他意料之中。
“知道了。”他淡淡道,“让府中众人,近日无事不要外出,谨言慎行。”
老管家迟疑了一下,还是低声道:“将军,如今城中流言四起,皆言孙峻欲行不轨,大肆株连。不少旧臣惶惶不可终日……长此以往,恐生大乱啊。将军……难道就坐视不理吗?”
陆抗放下茶盏,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雨幕中,太初宫的轮廓模糊而阴森。他不是没有能力阻止孙峻。他手握部分京口兵权,在军中素有威望,若振臂一呼,响应者必然不少。但……那意味着内讧,意味着流血,意味着江东实力的进一步损耗。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
然而,孙峻显然已经失去了理智。若任由其疯狂下去,造成的破坏只会更大。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敲响,另一个心腹家将带着一身水汽快步走入,神色凝重地递上一封密信:“将军,太常滕胤府上密使冒雨送来此信,言万分火急!”
陆抗拆开火漆,迅速浏览。信是滕胤亲笔,字迹仓促,内容更是触目惊心。信中言及,孙峻已拟定了一份清洗名单,吕据、滕胤、以及诸多曾对其西征策略表示过异议的官员皆在其上,甚至连一些孙氏宗亲亦未能幸免。孙峻准备在明日朝会上,以“勾结蜀寇,贻误军机”的罪名,进行大肆逮捕和处决!
信的末尾,滕胤写道:“峻已疯狂,国祚危殆!抗公子世受国恩,素有贤名,岂忍见先帝基业,毁于竖子之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陆抗握着信纸的手,指节微微发白。最后的一丝犹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孙峻此举,已非争权,而是要拉着整个江东陪葬!
他沉默了片刻,眼中最后一点波澜归于平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决断。
他看向那名送信的家将,沉声问道:“我们的人,能调动多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