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彻底驱散了夜色,将长安城沐浴在一片金辉之中。那面高悬于南门之上的玄底金龙旗,在初升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向天下昭告着这座帝都已然易主。
皇宫旧址区域,虽不复西汉鼎盛时期的连绵壮阔,未央宫前殿等主要建筑经过历代修缮,依旧巍然耸立,沉默地见证着又一个时代的更迭。宫门内外,值守的已然是顶盔贯甲、神色肃穆的龙渊卫士兵。他们取代了昔日魏国的宫卫,如同钉子般钉在各自的岗位上,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角落。
刘禅并未乘坐銮驾,而是选择骑马,在傅佥、张嶷及一队精锐龙渊卫的护卫下,穿过依旧弥漫着淡淡紧张气息的街道,来到了未央宫前。马蹄踏在清扫过的青石御道上,发出清脆而空旷的回响。
宫门洞开,露出内部深邃的殿前广场和那高高在上的前殿台阶。以暂领京兆尹诸葛绪为首,数十名选择归顺的魏国旧吏和长安世家代表,早已按品级跪伏在御道两侧,屏息凝神,不敢仰视。
刘禅勒住马,目光缓缓扫过这片熟悉的土地。另一个时空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他曾在这里接受万国来朝,曾在这里决策军国大事,也曾在这里经历兄弟阋墙的惨痛……那些辉煌、挣扎与悔恨,与眼前这略显破败却气势犹存的宫殿重叠在一起,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傅佥与张嶷紧随其后,手始终按在剑柄上,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在诸葛绪的带领下,山呼声在空旷的宫前广场上回荡。
刘禅没有立即让他们平身,他的目光越过跪伏的人群,落在了前方那高大宏伟的前殿建筑上。殿宇的朱漆有些斑驳,檐角的脊兽也显露出岁月的痕迹,但那份沉淀了数百年帝王之气的厚重与威严,却丝毫未减。
他迈开步子,踏上了通往大殿的台阶。一步,又一步,步伐沉稳而坚定。傅佥示意卫队散开警戒,自己与张嶷则落后数步,紧紧跟随。
台阶漫长而空旷,仿佛在丈量着从流离到回归的距离。两侧是跪伏的降臣,身后是忠诚的将士,前方,是象征着权力巅峰的殿堂。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冰冷的石阶上。
终于,他走到了大殿门前。殿门敞开,殿内有些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高窗射入,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可以看见大殿深处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御座,在昏暗中沉默地伫立。
刘禅在门口停顿了片刻,目光最终落在了大殿门内一侧,一根支撑着穹顶的巨大盘龙金柱上。那柱子需数人合抱,上面的金龙浮雕虽金漆剥落,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暗沉的木胎,但龙身的线条依旧遒劲有力,龙首昂然向上,龙眸不知以何种宝石镶嵌,即便蒙尘,仍在微弱的光线下反射着幽深的光,仿佛穿越了四百年的时光,默默地凝视着这位终于归来的“子孙”。
他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伸出右手,轻轻地、近乎虔诚地抚上了那冰凉的龙身。指尖传来的,是粗糙的木纹、剥落的金漆,以及那深沉如海的岁月质感。
一瞬间,仿佛有惊雷在脑海中炸响。
不是这个时空刘禅的记忆,而是属于李世民灵魂深处,那关于长安、关于大唐、关于贞观盛世、也关于玄武门血夜的纷繁记忆,汹涌澎湃,几乎要将他淹没。他看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也看到了兄弟喋血、父子反目的惨剧;听到了谏臣的铮铮之言,也听到了自己的悔恨叹息……辉煌与阴影,荣耀与罪孽,如同这盘龙柱上的金漆与木纹,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复杂而真实的两世帝王生涯。
他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但随即紧紧握成了拳,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那剧烈的头痛和灵魂撕裂感再次袭来,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他闭上眼,额角青筋隐现,强行压制着那翻江倒海般的冲击。
“陛下?”傅佥敏锐地察觉到刘禅的异样,上前一步,低声询问,语气中带着担忧。
刘禅猛地睁开眼,眼底深处那片刻的迷茫与痛苦已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比钢铁还要坚硬的意志和清明。他缓缓收回手,转过身,面向殿外依旧跪伏的众人,以及更远处那些肃立的、目光灼灼望着他的汉军将士。
他的声音并不如何洪亮,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和凛冽的寒意:
“传朕旨意:三军入城,秋毫无犯!”
“敢有擅取民家一物,擅入民宅一步,惊扰百姓一人者——”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每一个字都如同冰珠砸落在玉盘上:
“立斩不赦!”
“哗——”尽管有所预料,但这道如此严厉、不留丝毫余地的命令,依旧让跪伏的降臣们心中剧震,也让殿外的汉军将士们神色更加肃然。
“傅佥!”
“臣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