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董卫将军所言,老成持重。然,大将军之忧,亦切中要害。尤其是这子午谷一路……”陈祗指向舆图上那条险峻的路线,“州泰骁勇,其所率虽为偏师,然子午谷可直插汉中腹地。若置之不理,或守御不力,被其突出谷口,则我汉中各县必然震动,民心惶惶,恐酿成大乱!此路奇兵,不得不防啊!”
陈祗的话,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这个看似偏师,实则可能致命的威胁。子午谷,如同悬在汉中头顶的一柄利剑,自先帝时起,便是蜀汉的一块心病。
镇北将军王平,素来沉稳寡言,此刻也沉声补充道:“陛下,邓艾乃宿将,用兵老辣,极善营垒,且对陇西地形、我军布防极为熟悉。三年来,彼我双方小规模交锋不断,互有胜负。此番其卷土重来,必是有备而来,西路压力,绝不轻于中路。句安虽勇,恐独力难支,需得力大将坐镇,方可保陇西无虞。”
争论的焦点愈发清晰:是冒险诱敌以求速胜,还是稳妥防守以待敌疲?有限的精锐兵力,如何在漫长的战线上进行分配?中路的钟毓、西路的邓艾、东路的州泰,孰轻孰重?优先保障哪里?
所有的矛盾与抉择,最终都汇聚到了御座之前,等待着那唯一能乾坤独断之人的裁决。
刘禅静静地听着臣子们的争论,脸上依旧波澜不惊。直到殿内的声音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他时,他才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立刻支持任何一方,而是再次走到那巨幅舆图前,目光深邃,仿佛已与图中的山川河流融为一体。
“伯约欲诱敌聚歼,气吞山河,朕心甚慰。休昭(董允字)欲据险固守,老成谋国,其情可鉴。”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然,司马昭此番并非庸主,其麾下亦非庸才。简单诱敌,恐反被其精锐所乘;一味死守,则失了战场主动,正中邓艾下怀。”
他拿起朱笔,在舆图上划出三道清晰的箭头。
“司马昭三路来犯,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怀心思。钟毓,名门之后,其弟钟会败亡于朕手,其心必有怯懦,且其中路军大张旗鼓,更多是为吸引我之注意,此为明路,亦是疑路。”
朱笔在斜谷方向画了一个圈。
“邓艾,老而弥坚,长于营垒,善用地利。其出陇西,根本目的在于牵制伯约与子均,不使我西路劲旅回援汉中,妄图将我大军分割,此为缠路,亦是稳路。”
朱笔在陇西一带重重一点。
“而真正的杀招与变数,在于此!”朱笔猛地指向那条蜿蜒险峻的子午谷,“州泰,悍勇之辈,司马昭予其偏师,绝非只为骚扰。其所图者,乃是欲行险一搏,直插我心腹,乱我阵脚!此乃奇路,更是险路! 若应对不当,则满盘皆输!”
分析完敌情,刘禅放下朱笔,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视群臣,一字一句地颁布了他的最终决断:
“故,朕之方略,非单纯攻,亦非单纯守。乃是——西守,东攻,中路……以绞杀对挤压!”
“西守!” 他看向王平,“陇西方向,以坚守挫敌为主。王平,朕命你即刻返回陇西,总督西路军事!句安、李歆等将,皆归你节制。你的任务,非是与邓艾寻求决战,而是依托祁山堡、木门道等旧垒,以及这三年来新筑的营寨,将他牢牢钉在陇西山地!让他寸步难进,空耗钱粮!你可能做到?”
王平深吸一口气,跨步出列,抱拳沉声,掷地有声:“陛下放心!陇西山川,即是我军壁垒!有平在,绝不让邓艾老儿越过雷池一步!”
“好!”刘禅点头,又对姜维道:“伯约,你熟悉陇西地理与邓艾战法,麾下骑兵精锐,可率本部,游弋于陇西与汉中之间。既是策应王平,稳固西路,亦是作为全军之机动锐锋,随时听候调遣,以备不时之需!”
姜维虽更渴望在中路与魏军主力一决高下,但也深知西路安危关乎全局,且陛下予他机动之权,正合他意,遂肃然领命:“臣,遵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东攻!” 刘禅的目光转向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将廖化,“子午谷一路,州泰孤军深入,利在速战。朕偏不让他如愿!廖老将军!”
“老臣在!”廖化慨然出列,声若洪钟。
“朕予你精兵五千,再调汉中熟悉山地作战的‘山营’归你指挥,即刻前往子午谷口布防。”刘禅语气森然,“不必与他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你的任务,是利用每一处险隘,每一片山林,层层设阻,日夜袭扰,断其粮秣,耗其锐气,疲其士卒!朕要你将州泰这头猛虎,困死在子午谷的崇山峻岭之中!你可能做到?”
廖化眼中精光爆射,他历经数朝,战阵经验无比丰富,深知此任之关键,朗声笑道:“陛下放心!老臣别的不敢说,将这州泰小儿拖瘦、拖垮、拖死在深山老林里的本事,还是有的!定叫他有来无回!”
“如此甚好!”刘禅赞许一声,最后将目光投向舆图上最为关键、也必然最为惨烈的——中路,阳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