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南的暗涌被刘禅以雷霆手段暂时压下时,西北的惊雷已然炸响。
陇山,如同大地裸露的脊梁,横亘在关中与陇右之间。其道崎岖,山谷深邃,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险隘。此刻,这片沉寂了多年的土地,再次被战争的铁蹄踏破。
王训率领的“龙骧营”五千铁骑,如同出鞘的利刃,率先穿透了陇山道口。马蹄声如奔雷,卷起漫天黄尘。他们并未直扑魏军重兵布防的城池,而是按照姜维“掠地扰敌,察探虚实”的将令,以惊人的速度沿着渭水支流横扫陇右诸县。
这些新装备的骑兵,人马皆披挂着成都“天工坊”出产的轻便而坚韧的“贞观甲”,在高原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他们手持改良过的环首马刀,马鞍旁挂着劲弩,无论是冲击力、机动力还是远程打击能力,都远非昔日蜀军骑兵可比。
陇右的魏军守军,承平已久,加之洛阳剧变的消息早已传来,军心本就惶惑。骤见如此精锐、打法凶悍的蜀军铁骑,往往未及列阵,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报!上邽县尉开城请降!”
“报!望垣守军弃城而逃,粮草尽焚!”
“报!我部于显亲县西遭遇魏军辎重队,尽歼其护卫,缴获粮车百辆!”
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向中军大帐。王训年轻的脸庞上混合着疲惫与兴奋,他严格执行着姜维的战术,不以占据城池为目的,而是疯狂地破坏魏军的通讯、后勤线,将恐慌如同瘟疫般撒向整个陇右地区。陇右大地,烽烟四起,告急文书如同雨点般飞向雍凉都督郭淮所在的治所——冀城。
…
冀城,都督府。
年过六旬的郭淮,须发已见斑白,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他身着常服,站在巨大的陇右舆图前,眉头紧锁,如同一尊沉默的岩石。案几上,堆积着来自各处的告急文书,字里行间无不透着惊慌与绝望。
“蜀虏势大,铁骑锐不可当!”
“王训小儿猖狂,恳请都督发兵救援!”
“洛阳…洛阳情况究竟如何?朝廷援军何时能至?”
麾下将领们的情绪也明显分为两派。以参军杨欣、将军皇甫闿为首的青年将领,怒发冲冠,纷纷请战:
“都督!岂容蜀寇如此猖獗!末将愿领精兵,必斩王训首级献于麾下!”
“是啊,都督!我军主力尚在,据城固守,疲敝蜀军,待其粮尽,必可一战而破之!”
而另一派以老成持重的功曹游楚为代表,则面露忧色,力主谨慎:
“都督,万万不可!姜维主力未现,王训不过先锋诱饵。洛阳剧变,司马太傅…唉,朝廷自顾不暇,焉有援军?我等若贸然出战,胜则罢了,若败,则陇右门户洞开,大势去矣!当下之策,唯有收拢兵力,固守冀城、上邽、祁山堡等要隘,凭坚城深池消耗蜀军,方为上策!”
府内争论不休,声音嘈杂。郭淮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舆图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街亭”二字。那是诸葛武侯北伐功亏一篑的伤心地,也是他郭淮曾经建功立业之处。
他心中的压力,远胜于诸将。他并非惧战,而是看得更深、更远。
洛阳的权力更迭,司马懿与曹爽的生死搏杀,结果未知。这意味着他无法指望来自中央的任何有效指令和援兵,他郭淮和整个雍凉军团,此刻仿佛成了政治的弃儿,必须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独自面对蜀汉倾国之力的猛攻。
蜀军的战斗力,远超他的预期。从王训铁骑的装备和战术来看,刘禅这“三年生聚”,绝非虚言。那是一种质的飞跃,非复诸葛亮时代那般仰赖奇谋和意志。
内部的军心士气,因洛阳之变和蜀军锐气而浮动。强令出战,若遭挫败,后果不堪设想。
良久,郭淮猛地抬起头,嘈杂的议事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老将身上。
“杨欣、皇甫闿!”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末将在!”二将出列。
“命你二人,各率三千精骑,出冀城。不为决战,只为驱赶、缠斗。盯死王训所部,挫其锋芒,迫其无法肆意劫掠。记住,若遇蜀军大队或险地,即刻撤回,不得恋战!”
“诺!”二将领命,虽然未能得到决战之令略显失望,但能出战总是好的。
“游楚!”
“下官在。”
“即刻起草命令,传檄陇右各郡县:凡能据城固守十日以上者,太守、县令官升一级,赏千金!凡弃城而逃者,立斩不赦,家产充公,眷属没官!各军需加固城防,深挖壕堑,囤积滚木礌石。将城外粮草,能运入城的运入城,运不走的…尽数焚毁,一粒麦子也不给蜀军留下!”
游楚浑身一凛,郭淮此令,已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行的是坚壁清野、焦土抗敌之策!“诺!下官遵命!”
郭淮的目光最后扫过众将,语气森然:“诸君,洛阳之事,非我等臣子可议。然守土安疆,乃我辈职责所在。陇右,乃大魏西陲屏障,绝不容有失!蜀军虽锐,然劳师远征,利于速战。我等只需深沟高垒,耗其锐气,待其粮尽自退,或待朝廷稳定,援军西来,届时再挥师进击,必可全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