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头升至中天,将它的光芒与热量慷慨地洒向汉中盆地那支滚滚北去的钢铁洪流时,在数千里之外,长江下游的建业城,却笼罩在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之中。这里的空气里,没有汉中那般凛冽的战意和尘土的气息,而是弥漫着一种江南特有的、粘稠而湿润的沉闷,其间交织着权力的算计、膨胀的野心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吴国皇宫的宫室不似成都未央宫那般庄严肃穆,反而更多了几分绮丽与奢华。已是垂暮之年的吴大帝孙权,半倚在软榻之上,虽冕旒在首,龙袍加身,却难掩眉宇间深深的疲惫与一种狐疑多虑的神色。岁月的侵蚀和常年处于魏汉两大强邻夹缝中挣扎求存的巨大压力,早已磨掉了他早年那份“坐断东南战未休”的锐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偏执的谨慎和猜忌。此刻,他正听着麾下重臣的奏报,内容正是关于西边那个突然变得令人不安的邻居——季汉。
“陛下,”丞相步骘躬身禀奏,语气沉重,“据多方探报印证,蜀主刘禅,确已尽起国之锐师,以姜维为都督,王平为副,兵分数路,大举出汉中,直扑陇右而去。其先锋铁骑,恐已近陇山。”
“哦?倾国之力?那阿斗小儿,倒是好大的魄力!”孙权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嘲讽,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置信,“他就不怕合肥的张辽…哦,张辽已死…就不怕满宠、王淩等人,趁机戳他的后背?还是说,他真以为朕会老老实实替他看着东线?”
他顿了顿,浑浊的目光扫过殿下的陆逊、诸葛瑾、全琮等心腹重臣,语气变得微妙起来:“不过,司马懿老贼居然在这个时候搞出如此大的乱子,倒是便宜了西边。洛阳一乱,曹魏自顾不暇,确是北伐的良机啊…”
话语间,竟隐隐流露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羡慕与酸意。他孙权,雄踞江东数十年,多少次北伐合肥,损兵折将,却始终难越雷池一步。而今,那个刘禅,竟能抓住如此时机,挥师北进,这让他心中颇不是滋味。
“陛下,”老成持重的上大将军陆逊出列,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如同波澜不惊的深潭,“蜀汉此番北伐,准备日久,其国中‘三年生聚’,国力确有增长,军械亦多诡异新奇之物。然其毕竟国小力弱,倾力一击,若胜,或可得陇右数郡,若败,则恐有累卵之危。臣以为,我东吴当下之要,仍在固本培元,静观其变。可令边境诸将严加戒备,以防不测,但不必急于介入。”
陆逊的策略一贯以稳健着称,他不主张轻易冒险。
然而,另一位重臣,卫将军全琮,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上大将军所言固是老成谋国之道。然,陛下,此亦是我东吴之大好时机啊!”全琮语气略显激动,“蜀汉举兵西向,其国内必然空虚。荆州之地,本就是我心腹之患,当年关羽之耻,历历在目!如今刘备已死,诸葛亮已亡,费祎新丧,刘禅小儿又亲临前线,此岂非天赐良机,让我等收回荆州,全据长江之险?”
这番话,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瞬间在孙权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荆州,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全琮的话,精准地撩拨了他内心深处那根渴望建立不世之功、超越父兄的弦。
步骘见状,立刻补充道:“全将军所言,并非没有道理。陛下,蜀使虽巧言令色,展示舟舰之利,然其国力终究有限。我军若陈兵巴丘、夏口,做出威逼之势,即便不真动刀兵,亦可迫使刘禅心生忌惮,或可使其从陇右分兵回援,如此,既可削弱其北伐之力,若其与魏军两败俱伤,我江东或可坐收渔利,甚至…趁机提出以‘助战’或‘协防’为名,索还荆州部分郡县!”
这是典型的东吴策略:借力打力,火中取栗,时刻想着如何从盟友身上割肉。
孙权的眼神闪烁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软榻的扶手。陆逊的稳妥,全琮、步骘的激进,都在他脑中交锋。他既担心偷鸡不成蚀把米,又实在难以抗拒荆州这块巨大诱惑的吸引力,更对季汉突然展现出的强大潜力感到一丝莫名的恐惧。
沉默了良久,他终于缓缓开口,做出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暗藏祸心的决定:“伯言所言,固本培元,乃是根本。然,荆州之议,亦不可不虑。”
他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老辣的光芒:“这样吧,即刻以朕的名义,修国书一封,遣使送交给那刘禅!”
“国书中,先恭贺他抓住时机,出兵北伐,重申吴蜀联盟共抗曹魏之谊。”孙权的语气带着一种政治家的虚伪,“然后,委婉提及,荆州之地,关乎江东安危,昔日借予刘备,本为共抗曹操。今曹魏内乱,刘备父子亦已经营多年,是否…应考虑归还部分,譬如南郡、零陵?如此,朕方可更好地说服国内群臣,全力为其牵制魏国淮南兵力,使其无西顾之忧。”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同时,命镇军将军陆抗,即刻前往江陵对岸的乐乡,总督西线诸军!名义上是演练水军,加强戒备,防止魏军趁乱南下。实则…给朕把声势搞大一些!楼船战舰都要摆出来,让对岸的罗宪看看,我江东儿郎的威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