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遇刺带来的震荡,如同凛冬的寒风,瞬间冻结了季汉朝廷刚刚因技术突破而升腾的热气。成都城内,白色的丧幡与黑色的龙渊卫甲胄形成了刺眼的对比,肃杀与悲怆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街头巷尾,百姓们窃窃私语,脸上交织着对刺客的愤恨、对贤臣陨落的惋惜,以及一丝对国运的担忧。
然而,在这片哀戚之下,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刘禅(李世民)的意志下强行扭转着局势。未央宫如同风暴的中心,看似平静,却蕴含着最决绝的意志。政务在董允呕心沥血的主持下,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艰难却毫不停滞地运转着。对内部的清洗和排查也在张翼和龙渊卫的铁腕下秘密而高效地进行着。数名与郭修有过可疑接触的低级官吏和商贾被悄然从家中或衙署带走,更多的线索如同毒蛇的踪迹,蜿蜒指向北方那个庞大的阴影——司马家的“鸦”组织。但这一切都在暗处进行,表面的成都,必须首先为国丧而哀悼,也必须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七日辍朝期结束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气氛格外的凝重和不同寻常。未央宫前,文武百官身着素服,面色沉痛,鱼贯而入。每个人的脚步都似乎比往常沉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失去重心后的茫然与不安,同时也隐隐透着一丝期待,期待他们的皇帝能再次指引方向。
御座之上,刘禅同样一身缟素,面容清减了些许,眼神深处残留着一丝难以化开的悲戚,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冰封的坚毅和冷静,如同覆盖着积雪的火山。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群臣,如同鹰隼审视着自己的领地,将众人的情绪尽收眼底。
“众卿。”刘禅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与力量,“费文伟公为国捐躯,殒于宵小之手,此乃季汉立国以来未有之痛楚,锥心刺骨。朕之心痛,与卿等相同。”
他停顿了一下,“然,刺客之刃,可断我肱骨,却断不了我季汉之脊梁!逆贼之谋,可乱我一时,却乱不了我复兴汉室之志!文伟生前,夙兴夜寐,呕心沥血,所为何事?所盼为何时?”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目光变得锐利如炬,逐一扫过董允、姜维、王平、张翼、廖化、宗预、张嶷等文武重臣的脸庞:“他所为的,是国库充盈,甲兵坚利!是百姓安居,府库殷实!他所盼的,是王师北出,克复中原!是汉旗所指,天下归心!今,文伟血尚未冷,尸骨未寒,我等岂能因悲痛而迟疑,因奸计而退缩,让他毕生心血付诸东流,让他于九泉之下难以瞑目?!难道要让他看着我们沉湎悲伤,而坐失良机,让仇者快,亲者痛吗?!”
话语如同重锤,一次次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原本弥漫的悲怆和茫然,开始被一股逐渐升腾的悲愤之气所取代,如同一锅即将沸腾的水。不少将领,如姜维、张嶷等人,已经目眦欲裂,握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文官队列中,亦有许多人抬起头,擦去眼泪,目光变得坚定。
“今日!”刘禅豁然起身,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洪亮,如同惊雷滚过殿宇,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辍朝之期已满!举哀之礼未毕,我等当永铭文伟之功,但进取之心,当时刻不忘,不可须臾懈怠!休昭——”
“臣在!”董允立刻出列,深深躬身,他的声音因连日劳累而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
“朕命你暂代尚书令,总理政务,抚平伤恸,稳定朝局。如今,‘三年生聚’之期已满,户部、仓部、工部、兵部,这三年成果几何?向朕,向满朝文武,报来!让诸卿都看看,文伟和我们这三年的心血,究竟铸就了何等根基!也让北方的敌人听听,他们的卑劣手段,是否真的动摇了我们的国本!”
“臣,遵旨!”董允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疲惫和悲伤都压下,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厚实沉重的卷宗,缓缓展开。他知道,陛下需要在这个关键时刻,用最实在、最无可辩驳的力量,驱散阴霾,重聚人心,将悲愤转化为磅礴的战力。
他面向群臣,声音沉稳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力求准确,如同在铸造一件坚实的兵器:
“户部呈报: 自陛下颁《垦荒令》、《安民策》、《劝耕诏》至今,整三年间,我季汉辖下,各郡县新增入户,总计八万七千三百户有奇!现全国总户数——”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加重了语气,报出了那个沉甸甸的数字,“六十八万四千二百户!此乃光复旧都之基础!”
殿中顿时响起一阵抑制不住的低声惊叹和抽气声。这个数字,远超刘备称帝之时,甚至逼近了诸葛亮主政后期荆州未失时的水平!这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更广阔的兵源,更坚实的税基。一些老臣如廖化,忍不住用手指悄悄掐算着,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激动。
“仓部呈报:”董允继续,声音也渐渐染上了一丝激昂,“各郡常平仓、太仓、军仓皆满,仓廪实而知礼节!尤以成都平原、汉中盆地、南中新垦区三地粮储最为丰盈。现有粮储,计稻、麦、黍、豆等,共——”他再次停顿,报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头皮发麻、心跳加速的数字,“八百二十五万七千余斛! 此巨量存粮,可供十万大军远征两年之需,尚有余裕!若逢灾年,亦可保我季汉境内,无饥馑之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