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二年,季夏末。
秦岭的层峦叠嶂在灼热的阳光下蒸腾着青灰色的雾气,蜿蜒的栈道如同巨蟒攀附在陡峭的崖壁上。一支沉默而肃杀的队伍,正沿着这条连接蜀地与汉中的咽喉要道,坚定地北上。
队伍的核心,是那杆猎猎作响的玄底金边龙旗。旗下,刘禅(李世民)一身玄甲,未戴兜鍪,任由山风拂动他束起的黑发,露出年轻而刚毅的侧脸。戒渊剑悬于腰间,冰冷的剑鞘随着战马的步伐轻轻叩击着马鞍。他的目光沉静如水,穿透蒸腾的暑气和层叠的山影,投向北方那片广袤而未知的战场——陇右。
在他身侧,一个极其醒目的身影如同忠诚的磐石。张飞依旧赤裸着肌肉虬结、布满新旧伤痕的上身,那副沉重的玄铁重枷并未卸下,反而成了他此刻最醒目的标志。冰冷的铁枷在烈日下反射着幽光,锁链随着战马的颠簸发出沉闷的“哗啦”声。他血红的双眼如同鹰隼,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峭壁深谷,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来他如同实质般的杀意。自成都出发,这位背负枷锁的桓侯,便如同最尽职的护卫,将自己与皇帝的安危紧紧捆绑,寸步不离。他肩上那副枷锁,仿佛不再是耻辱的象征,而是一面宣告复仇与忠诚的战旗!
诸葛亮乘坐轻便的戎车紧随其后,羽扇轻摇,试图驱散山间的闷热,但眉宇间凝结的忧思却比秦岭的云雾更浓。他手中的羽扇,不时指向舆图上某个关键隘口,低声与侍立车旁的姜维、王平等人商议着。皇帝的亲征已成定局,他只能将这份忧虑转化为对行军路线、后勤补给、乃至每一处可能遭遇伏击地点的极致推演。
“报——!”一名斥候如同山猿般敏捷地从前方栈道奔回,单膝跪于刘禅马前,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禀陛下!禀丞相!前方已过褒斜道最险之‘鬼见愁’!汉中城…汉中城在望了!”
“好!”刘禅眼中精光一闪,勒住马缰。身后,连绵的龙渊军玄甲洪流也随之缓缓停下脚步,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甲胄兵器的摩擦声在山谷间回荡。
他抬眼望去。穿过前方最后一道如同巨斧劈开的险峻隘口,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广袤肥沃的平原如同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秦岭与大巴山的怀抱之中。汉中!这座扼守巴蜀北大门、历经战火洗礼的重镇,正静静地矗立在平原中央。城头上,一面面“汉”字大旗在夏日的风中招展,如同无数等待检阅的士兵。
“汉中…”刘禅低声念道,李世民灵魂深处的战场记忆与刘禅对这片战略要地的认知瞬间交融。这里,将是季汉北伐的桥头堡,是承载着无数血泪与希望的前进基地!
“陛下!”汉中守将魏延早已率众将在隘口处恭候多时。他一身锃亮的鱼鳞甲,腰挎环首大刀,阔步上前,对着刘禅抱拳行礼,声若洪钟:“末将魏延,恭迎圣驾!汉中军民,翘首以待陛下久矣!”他身后,吴懿、高翔、陈式等将领及汉中大小官员齐刷刷跪倒一片:“恭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将军请起!诸位请起!”刘禅翻身下马,亲自扶起魏延。他目光扫过这位以勇猛着称、历史上曾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悍将,以及他身后那些风尘仆仆却眼神炽热的汉中守军,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汉中将士,扼守国门,劳苦功高!朕,来了!带着季汉举国上下的期望,带着雪耻复仇的利剑,来了!”
“愿为陛下效死!愿为汉室尽忠!”魏延及众将士齐声怒吼,声震山谷!他们看向刘禅的目光,充满了对这位焚章立威、御驾亲征的少年天子的狂热崇拜与誓死追随的决心!
大军入城,汉中军民万人空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刘禅登上汉中城楼,俯瞰着这座饱经战火、如今却生机勃勃的重镇,以及城外正在紧张构筑营寨、进行操练的龙渊军新锐。一股掌控全局、挥斥方遒的豪迈感油然而生。他看向身旁神情复杂的诸葛亮:“相父,汉中已至,陇右在望。下一步棋,该落子了。”
诸葛亮羽扇指向舆图上陇右广袤的区域,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陛下,陇右五郡(天水、南安、安定、陇西、广魏),地广人稀,民风彪悍,久为曹魏所治,然其心未必归附。更兼羌胡杂处,势力盘根错节。曹丕新丧,魏国内部不稳,郭淮虽为雍凉都督,然根基未固,且需分兵提防洛阳司马懿与曹真。此乃天赐良机!”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天水郡的位置:“臣之计,兵分三路!”
“第一路:疑兵!”他指向斜谷方向,“命赵云将军旧部,高举‘常山赵’旗号,多设疑兵,大张旗鼓出斜谷,佯攻郿城!曹真必引关中主力来阻!”
“第二路:偏师!”他的手指移向祁山方向,“命吴懿、高翔,率精兵一万,出祁山,攻取西县,切断陇右与关中联系,并吸引郭淮主力!”
“第三路:主力!”诸葛亮的指尖最终重重落在天水郡上,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与臣亲率主力四万,出散关,经木门道,直取陇右核心——天水郡!天水若下,南安、安定必然震动!若能得此三郡,则陇右门户洞开,凉州可望!关中震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