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二年,季夏。
丞相府书房内,那声“魏主曹丕驾崩”的嘶喊,如同九天惊雷,劈开了因赵云“遗策”而弥漫的浓重悲怆与忠魂烈焰!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随即被一股无形的、汹涌的力量狠狠搅动!
诸葛亮猛地抬头,脸上纵横的泪痕尚未干涸,那双因悲痛而深陷的眼窝里,此刻却爆发出比烛火更炽烈、比星辰更锐利的光芒!他死死盯住那名几乎瘫软在地的亲卫,声音因极度的冲击而微微变调:“你…你说什么?!曹丕…驾崩?!消息来源?!确认否?!”
“千…千真万确!”亲卫上气不接下气,双手呈上一支密封的铜管,管口火漆印着一个模糊却独特的狼头标记——这是深入长安的龙渊暗线最高级别的信物!“八百里加急!密线…密线亲眼所见洛阳缟素漫天,宫门尽白!曹叡已于灵前继位!魏国…魏国朝野震动!”
蒋琬和费祎早已惊得忘了哭泣,脸上交织着难以置信与狂喜的复杂神色。曹丕死了!那个篡汉自立、逼死汉献帝、与蜀汉有着血海深仇的魏国开国皇帝,竟然在壮年之际骤然崩逝!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年轻的皇帝时,却看到了更令他们心悸的一幕。
刘禅(李世民)静静地站在那里,玄色的常服衬得他身形挺拔如松。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没有任何狂喜,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欠奉。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平静地扫过那支象征着剧变的铜管,仿佛看到的不是敌国巨头的陨落,而是一件早已预料、甚至…等待已久的事情。那眼神中蕴含的,是一种洞穿时空的淡漠,一种执棋者看到关键棋子落定的掌控感,一种…近乎神只俯瞰尘世的冷静!
诸葛亮接过铜管,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迅速验看火漆,破开密封,抽出里面浸透着汗水和血渍的薄绢密报。他的目光飞速扫过,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心头。曹丕病重猝死洛阳嘉福殿、曹叡仓促继位、司马懿与曹真率重兵入京“拱卫新君”、魏国朝堂暗流汹涌、各地驻军人心浮动…
“天时…天时已至!”诸葛亮猛地抬起头,眼中最后一丝悲痛已被熊熊燃烧的斗志彻底取代!他将密报重重拍在案上,那幅被泪水浸染的《陇西羌道图》随之震动。“子龙忠魂指引前路,曹魏新丧内乱方生!此乃兴复汉室,克复中原之天赐良机!陛下!”他对着刘禅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带着金石之音,“臣诸葛亮,请即刻上《出师表》,发兵北伐!以慰先帝、子龙在天之灵!以谢陛下知遇之恩!以报天下苍生倒悬之苦!”
“北伐!北伐!北伐!”蒋琬、费祎亦被这滔天战意点燃,齐声低吼,眼中燃起火焰。
刘禅终于动了。他缓缓踱步到窗前,推开紧闭的窗扉。刹那间,成都夏夜沉闷而粘稠的空气裹挟着远处的蛙鸣蝉噪汹涌而入,却丝毫无法冲淡书房内那几乎要爆炸开来的激昂。他望着窗外深沉的夜幕,那平静无波的眼底,此刻终于有了一丝极淡、却足以裂石穿金的光芒闪过。
“相父所言,深合朕心。”刘禅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喧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北伐,非朕与相父二人之志,乃季汉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之业!当昭告天下,明定国策,凝聚人心!”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诸葛亮、蒋琬、费祎:“传旨:明日辰时,太极殿大朝!议——北伐!”
“臣(等)遵旨!”诸葛亮三人齐声应诺,胸膛中热血奔涌。他们知道,一场决定季汉命运的风暴,即将在朝堂之上掀起!
翌日,辰时。
太极殿。
往日肃穆庄严的大殿,此刻气氛凝重得如同灌满了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两侧,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丹陛之上,那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年轻皇帝,以及侍立于御阶之侧,手持羽扇,神色肃穆的丞相诸葛亮身上。
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斜射进来,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沉重。不少官员,尤其是益州本土派的代表,脸色苍白,眼神闪烁,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昨夜曹丕驾崩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的野火,早已在成都权贵圈中疯狂蔓延。结合皇帝突然召集大朝的旨意,傻子都知道今日议题为何!
刘禅(李世民)的目光平静地扫过群臣,将那些或激动、或忐忑、或恐惧、或麻木的面孔尽收眼底。他穿着正式的玄色十二章纹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年轻的脸上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威仪。戒渊剑并未悬挂腰间,但其无形的锋芒,仿佛已笼罩了整个大殿。
“诸卿。”刘禅开口,声音清朗,带着金玉之音,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昨夜,八百里加急军报抵京。伪魏逆贼曹丕,已伏天诛,暴毙于洛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