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话语,如同重锤,将心中的疑虑和担忧赤裸裸地摊开在刘禅面前。蒋琬和费祎屏住呼吸,紧张地看向年轻的皇帝。
刘禅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他走到案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那幅崭新的《陇西羌道图》,指尖停留在“野狐径”和“鹰愁涧”的标记上,仿佛在触摸那些惊心动魄的历程。
“相父所虑,老成谋国,句句在理。”刘禅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他抬起眼,看向诸葛亮,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此刻却翻涌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有理解,有敬重,更有一丝…深藏的愧疚与决绝。
“此图之详,确非寻常手段可得。行踪泄露,亦非偶然。”刘禅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因为…此图之核心,此行之关键,并非源于羌王迷当,亦非伯约所能尽知…”
他顿了顿,在诸葛亮、蒋琬、费祎惊疑不定的目光中,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语:
“其源…乃子龙将军临终所托!”
“子龙?!”诸葛亮浑身剧震,失声惊呼!羽扇脱手掉落在地!蒋琬和费祎更是目瞪口呆,如遭雷击!
赵云?那个在夷陵血战中,为保护陛下和先帝,力战殉国的常山赵子龙?!他临终所托?
“不可能!”诸葛亮下意识地反驳,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子龙将军忠勇无双,若知此等军情,必当…必当…”他“必当”了两声,却说不下去。是啊,若子龙知晓如此详尽的陇右情报,为何生前从未提及?为何不在军议中献出?
“相父可知,”刘禅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沉痛的追忆,眼中仿佛蒙上了一层水雾,“白帝托孤前夜,朕守在先帝榻前,子龙将军…亦在。彼时,将军重伤未愈,气息奄奄…”
刘禅的叙述,将诸葛亮和蒋琬、费祎带回了那个悲怆而混乱的夜晚:
摇曳的烛光下,刘备昏迷不醒。年幼的刘禅(李世民)守在榻前,满心悲凉与对未来的茫然。重伤的赵云被亲兵搀扶着进来,盔甲破碎,血迹斑斑,脸色苍白如纸,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明亮如星,燃烧着最后的忠诚之火。
“陛下…”赵云的声音虚弱却清晰,他摒退左右,只留下刘禅(李世民)。他紧紧抓住刘禅的手,冰冷而颤抖。
“臣…不行了…有…有要事…托付陛下…”赵云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胸口的致命伤,带来剧烈的痛苦。
“将军请讲!朕…朕听着!”年幼的刘禅(李世民)强忍着泪水,他能感受到赵云生命的急速流逝。
“陇右…西羌…”赵云的眼神变得异常锐利,仿佛回光返照,“臣…早年随先主漂泊…曾…曾救一羌人酋长…得其信任…得知…得知几条秘道…可通西海…”
“魏军…郭淮…其部将…赵俨…勇而无谋…重利轻义…可用间…狄道守将…与郭淮有隙…”
“迷当…雄主…然…其弟扎西…贪婪…可…可分化…”
赵云断断续续,用尽最后的力气,将他早年游历陇右、以及与某些隐秘渠道获得的,关于陇西羌道、魏军内部矛盾、羌人部落核心情报等碎片信息,一一告知刘禅(李世民)!这些信息,在当时蜀汉风雨飘摇、自身难保的境况下,显得遥不可及,甚至有些荒诞,但赵云深知其潜在价值!他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这个关乎蜀汉未来一丝可能的火种,托付给他誓死守护的幼主!
“…此乃…臣…最后心力…陛下…慎…用之…兴复…汉…”最后一个“室”字尚未出口,赵云紧握着刘禅的手,猛然垂落!那双明亮的眼睛,永远地失去了光彩!一代名将,常山赵子龙,溘然长逝!
书房内,死寂无声。只有窗外聒噪的蝉鸣,显得格外刺耳。
诸葛亮如同泥塑木雕般僵立在那里,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他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赵云那刚毅而忠诚的面容,浮现出白帝城那个雨夜,赵云浑身浴血、却依旧挺立如松守护在少主身边的身影…原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子龙想的不是自己的身后事,而是为蜀汉,为陛下,留下了这样一份…沉甸甸的“遗策”!
巨大的悲痛、愧疚、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如同滔天巨浪,瞬间淹没了诸葛亮!他精心构建的情报网络,他殚精竭虑的谋划布局,竟不如子龙将军临终前用最后心血凝聚的寥寥数语!而自己,竟然还在怀疑这份用忠魂换来的情报?!
“噗通!”
一声闷响!诸葛亮双膝一软,竟直挺挺地跪倒在地!他颤抖着伸出双手,紧紧抓住案上那幅沾染着赵云最后心血的《陇西羌道图》,仿佛抓住了赵云冰冷的双手!两行浑浊的老泪,再也抑制不住,冲破堤防,沿着他清癯而疲惫的脸颊滚滚而下,滴落在冰冷的地板上,也滴落在…那幅地图之上!
“子龙…子龙啊!!!”诸葛亮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悲鸣,如同受伤的孤狼!这声悲鸣中,充满了对挚友英年早逝的痛彻心扉,充满了对自己多疑的悔恨交加,更充满了对那份赤胆忠魂的无尽追思!他紧紧抱着地图,肩膀剧烈地耸动着,这位算无遗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蜀汉丞相,此刻哭得像个失去了至亲的孩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