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边,法正的幼子法邈跪伏在地,小小的肩膀因为压抑的哭泣而剧烈地抖动着。几名心腹属官和医者束手无策地站在一旁,脸色悲戚。
诸葛亮走到榻边,看着这位亦敌亦友、才华横溢却也睚眦必报的同僚,心中涌起巨大的悲凉。他俯下身,声音低沉而清晰:“孝直,主公…遣亮来看你了。”
法正那空洞的眼珠极其缓慢地转动了一下,似乎用了极大的力气,才将涣散的目光聚焦在诸葛亮的脸上。他的嘴唇艰难地翕动着,发出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分辨的气音:“主…主公…太子…如何…”
诸葛亮心中微震,没想到法正弥留之际,竟还牵挂着太子安危。他沉声道:“太子殿下吉人天相,已无性命之忧,只是尚需静养。主公…寸步不离地守着。”
听到“无性命之忧”几个字,法正浑浊的眼中似乎掠过一丝极其微弱的光芒,如同风中的烛火,随即又黯淡下去。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枯枝般的手指在锦被上极其轻微地抓挠了一下。
诸葛亮会意,对左右挥了挥手。众人会意,包括哭泣的法邈,都默默地退了出去,只留下诸葛亮一人守在榻边。
内室只剩下摇曳的烛光和两人沉重的呼吸声(法正的呼吸已微弱得几乎断绝)。
“孔明…” 法正的声音如同蚊蚋,却异常清晰地传入诸葛亮耳中,带着一种回光返照般的清醒和锐利,仿佛穿透了死亡的迷雾,“…你…你告诉主公…我…我法孝直…此生…不负汉室…不负…知遇之恩…”
诸葛亮肃然点头:“孝直之功,主公铭感五内,汉室亦永志不忘。”
法正艰难地扯动了一下嘴角,似乎在笑,又像是在自嘲。他的目光越过诸葛亮的肩膀,投向虚空,仿佛在回顾自己波澜壮阔却又充满争议的一生。沉默了片刻,他再次开口,声音更低了,却带着一种洞穿灵魂的诡异力量:
“…太子…太子…阿斗…” 他念着这个名字,浑浊的眼中突然迸发出一股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光芒,混杂着惊疑、困惑,甚至…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他…他究竟…是谁?”
轰!
这轻飘飘的一句问话,却如同九天惊雷,狠狠劈在诸葛亮的识海之中!羽扇瞬间停滞在胸前,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无法掩饰的惊骇!法正…他察觉到了什么?!
法正并未等待诸葛亮的回答,他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目光死死锁定诸葛亮那双深邃的眼眸,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灵魂深处挤出来,带着生命最后的余烬和一种近乎诅咒的预言力量:
“…我…我看不透…他…他的眼睛…那不是…孩童的眼睛…”
“…他身上…有…有龙气…不…不止…还有一种…更古老…更…更霸道…的…血腥气…”
“…小心…李…李严…他…他不是…甘居人下…之…之辈…”
“…告诉…主公…守…守住…汉中…巴蜀…方…根基…”
话语至此,戛然而止。法正眼中那最后一点光芒如同燃尽的烛火,彻底熄灭了。枯槁的头颅无力地偏向一侧,浑浊的瞳孔彻底散开,空洞地映照着摇曳的烛光。
一代奇谋鬼才,蜀汉谋主法正,薨逝。
寝殿内,一片死寂。只有烛火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以及屋外隐隐传来的压抑哭声。
诸葛亮静静地站在榻前,久久未动。法正临终那句石破天惊的诘问——“他究竟是谁?”——如同魔咒般在他脑海中疯狂回荡,与这些年来太子身上种种难以解释的“神异”、那超越年龄的沉静眼神、以及那偶尔流露出的、令人心悸的帝王威仪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巨大而诡异的谜团!
寒意,如同冰冷的毒蛇,悄然爬上诸葛亮的脊背。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那位他一手教导、看着长大的小主公,身上隐藏着一个他或许永远也无法窥破的秘密!一个比眼前的荆州危局、比蜀汉的存亡更令人不安的秘密!
他缓缓弯下腰,伸出微微颤抖的手,轻轻合上了法正那双至死仍带着惊疑与困惑的双眼。然后,他直起身,脸上所有的惊骇和疑虑都被一种深沉的、山岳般的凝重所取代。他最后看了一眼法正枯槁的遗容,转身,步履沉重却异常坚定地走出了内室。
他还有很多事要做。稳定东州派,震慑李严,处理法正身后事…更重要的是,他必须立刻回到王宫,回到主公身边,回到那位身负惊天秘密的垂危太子身边!
---
法府丧钟那沉重而悲凉的余音,穿透了王宫深沉的夜幕,如同无形的涟漪,缓缓荡入东宫寝殿。
钟声入耳的那一刻,锦榻上,刘禅那一直微弱得如同游丝的气息,似乎极其轻微地紊乱了一下。长长的睫毛如同受惊的蝶翼,剧烈地颤抖起来!额头上刚换的、洁白的布带边缘,再次被一丝淡淡的、令人心悸的粉红色悄然洇染开。
灵魂深处,属于李世民的意识,在巨大的虚弱和混沌中,如同被这丧钟的悲鸣骤然惊醒!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惋惜、痛楚和巨大警觉的洪流,猛地冲破了意识的重重迷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