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命死士突围求援!”
“…兄若念桃园之义,速发援兵!迟恐…吾与三军将士…皆成汉水之鬼矣!”
“…另:吾屡令上庸刘封、孟达发兵接应粮道,彼等竟置若罔闻!其心…可诛!”
“刘封!孟达!!” 刘备如同被最后那句话彻底点燃!刚刚被荆州噩耗压下的怒火,混合着对孟达背叛的新仇旧恨,如同被浇上滚油的火山,轰然爆发!他猛地挺直身体,双目赤红欲裂,发出受伤猛兽般的咆哮,“又是他们!又是他们!!孟达叛魏!刘封…刘封竟敢坐视云长孤军受困?!拒不发兵?!断我二弟粮道后路?!!”
他猛地转向御案旁侍立的心腹近卫,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扭曲变形,带着滔天的杀意:“去!立刻去!把刘封那个忘恩负义的逆子!给孤押来!!立刻!!!”
“主公!” 诸葛亮急忙开口,试图劝阻,“此事尚需查证!荆州急报,信使已殁,仅凭此信…”
“查证?!” 刘备猛地打断诸葛亮,赤红的眼睛死死瞪着他,那眼神充满了被至亲背叛的疯狂和痛苦,“云长亲笔!字字血泪!还能有假?!若非刘封、孟达坐视不理!若非后方无援,粮道断绝,我二弟威震华夏之师,何至于陷入如此绝境?!!”
他胸口剧烈起伏,指着地上骑士的尸体和那卷血书,声音嘶哑凄厉:“看到没有?!看到没有?!这就是孤的好侄儿!孤待他如亲子!他却如此回报孤!回报他浴血奋战的二叔?!其心…比孟达更毒!其罪…万死难赎!!!”
巨大的悲痛和愤怒几乎冲垮了刘备的理智。关羽的危局,荆州可能的倾覆,这一切的导火索,竟被他全部归咎于刘封的“坐视不理”和孟达的背叛!新仇旧恨,兄弟情深,在这一刻化作了对刘封焚心蚀骨的杀意!
殿内气氛压抑到了冰点。李严眼中精光一闪,上前一步,声音沉痛而带着煽动性:“主公明鉴!大公子刘封,恃宠而骄,早有怨怼之心!前有养子身份,见太子册立而心有不甘;今有关君侯危急,竟敢公然违抗军令,坐视不救!其行径,与孟达叛贼何异?此乃资敌叛国!若不严惩,何以正军法?何以慰关君侯及浴血将士之心?何以震慑宵小?!臣请主公,为江山社稷计,当立斩刘封,以儆效尤!”
“立斩”二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殿内每一个人的心上!
赵云脸色大变,急道:“主公!大公子或有延误,但拒援之罪尚需核实!况其乃主公养子,情同父子…”
“父子?!” 刘备发出一声凄厉的惨笑,那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愤怒,“他心中若有半分父子之情,若有半分兄弟之义,岂能坐视他二叔身陷死地而不救?!孤今日,就要斩了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逆子!为云长祭旗!!” 他最后的话语,已是杀意沸腾,再无转圜!
“诺!” 几名如狼似虎的甲士轰然应命,转身杀气腾腾地冲出殿外!
殿内一片死寂。诸葛亮嘴唇翕动,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羽扇无力地垂下。李严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冰冷弧度。赵云双拳紧握,青筋暴起,眼中充满了焦急和无力。
没有人注意到,就在刘备发出那声“立斩刘封”的咆哮时,承光殿巨大的蟠龙金柱的阴影里,一个小小的身影猛地僵硬了!
是刘禅。
他不知何时跟随着赵云来到了承光殿外,并未进入,只是隐在殿门巨大的阴影中。殿内发生的一切,那骑士的血书,刘备的暴怒,李严的诛心之言,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当听到“刘封拒援”、“坐视二叔受困”、“立斩以儆效尤”这些字眼时,刘禅小小的身体如同被无形的重锤狠狠击中!灵魂深处,属于李世民的记忆闸门轰然洞开!
不是玄武门!是另一个更加冰冷、更加绝望的场景!
那是武德九年,突厥铁骑二十万陈兵渭水便桥,旌旗蔽日,兵锋直指长安!刚刚经历玄武门之变、立足未稳的李世民,被迫签下耻辱的渭水之盟!那一日,他站在长安城头,望着城下嚣张的突厥可汗颉利,望着身边屈辱沉默的将士,望着城内惶惶不安的百姓…那种独木难支、孤立无援、眼睁睁看着国门洞开、奇耻大辱加身却无力回天的巨大窒息感和刻骨铭心的绝望,如同冰封万载的寒潮,瞬间席卷了他整个灵魂!
此刻,关羽的处境何其相似!樊城之下,水淹七军的威名犹在,然背后却是盟友背叛(吕蒙)、求援无应(刘封、孟达)!孤军悬于敌境,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四面皆敌!那是一种何等的英雄末路!何等的悲壮苍凉!
而这一切,竟被归咎于刘封的“拒援”?!
刘禅的灵魂在剧烈地颤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刘封或许有怨,或许不满,但绝非孟达那种背主求荣之徒!他拒援,必有缘由!或许是孟达从中作梗封锁消息,或许是上庸兵力捉襟见肘,或许是路途遥远受阻…无论如何,此刻斩杀刘封,非但救不了远在樊城的关羽,反而会坐实了孟达叛言中“冤屈功臣”的指控,彻底寒了元老派和那些并非嫡系将领的心!更会让刚刚册立的太子之位,蒙上“幼主谗言,残害兄长”的污名!蜀汉内部那刚刚被撕开的裂痕,将彻底化为无法弥合的深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