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殿那场因金印坠地而草草收场的风暴,在成都王宫上空留下了经久不散的沉重阴霾。张飞被禁足府邸,沉重的杖责不仅打在他身上,更像无形的鞭子抽在所有元老派心头。魏延虽未被斥责,但那份炙手可热的汉中太守任命也如投入深潭的石子,再无回响。朝堂之上,短暂的、因胜利而生的狂热被一种压抑的静默取代,群臣奏对时眼观鼻、鼻观心,言语间谨慎得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唯恐触动那根名为“派系”的敏感神经。
权力的裂痕一旦显现,便如同精美的瓷器上那道刺目的纹路,纵使主人如何小心遮掩,也无法抹去它真实的存在。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张力,是猜忌,是观望,是伺机而动的暗流。
在这种近乎凝固的肃杀中,汉中王刘备的一道王命,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瞬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激起的却是更深、更汹涌的暗涡。
册立王太子!
对象,自然是刘禅。
仪式定在三日后的吉时,地点是王宫正殿——承光殿。这决定来得突兀,却又在情理之中。金印坠地,象征着王权根基的动摇,刘备急需一个更稳固的传承信号来稳固人心,压制因张飞受罚而蠢蠢欲动的元老派怨气,也向荆州派、东州派乃至心怀叵测的益州本土派宣告:储位已定,国本不容撼动!
---
承光殿被布置得庄严肃穆。蟠龙金柱耸立,赤色的王旗垂落,巨大的青铜香炉吞吐着沉水香的氤氲,弥漫在空旷的殿宇间。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两侧,鸦雀无声,唯有衣料摩擦的窸窣和压抑的呼吸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丹墀之上,那个小小的身影上。
十来岁的刘禅,今日被装束得格外隆重。小小的身躯裹在特制的玄色太子衮服之中,金线绣成的四爪蟒龙盘踞其上,狰狞威严,与他稚嫩的脸庞形成强烈的反差。沉重的九旒冕冠压在他乌黑的发髻上,垂下的玉珠在他眼前微微晃动,每一次晃动都带来细微的眩晕感。他努力挺直小小的脊背,试图承受这份远超年龄的威仪与重量。
灵魂深处,李世民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册立太子?多么熟悉的流程。在另一个时空,他早已是君临天下的帝王,接受过无数次山呼海啸的朝拜。眼前这偏安一隅的蜀汉太子册封,在他眼中本该如同儿戏。然而,这具身体带来的束缚感如此真切。衮服的厚重让他呼吸不畅,冕冠的重量压得他脖颈发酸,玉旒的晃动更是扰得他心神不宁。他必须调动全部属于成年帝王的意志力,才能压制住身体本能的不适和躁动,维持着那份“少年老成”的仪态。
“臣等,恭请汉中王!” 司礼官洪亮的声音穿透寂静。
刘备身着玄端王袍,在诸葛亮、李严等重臣的簇拥下,自后殿缓步而出,登上丹墀最高处的王座。他的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威严沉凝,最后落在刘禅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望。
冗长而庄重的册封仪轨开始了。司礼官抑扬顿挫地诵读着由诸葛亮亲自拟定的册文,字字珠玑,颂扬刘备功业,昭示天命所归,最后落在刘禅身上:“…嫡子禅,幼禀聪慧,德彰仁孝…克承宗祧,宜正位东宫,以固国本…今授尔紫绶金印,册为蜀汉王太子…”
当“紫绶金印”四字被高声念出时,刘禅的心尖如同被细针狠狠刺了一下!前日议政殿那刺耳的坠地声、金印翻滚的刺目光芒、张飞叔父那瞬间僵硬的庞大身躯、父王眼中那深沉的失望与怒火…所有画面伴随着那令人心悸的声响,再次猛烈地冲击着他的脑海!
玄武门!又是玄武门!
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兄弟相残的血泊,而是权力象征坠地的冰冷回响!那声音,与记忆中利刃破开甲胄、骨肉分离的声音诡异地重叠、交织,化作尖锐的噪音在他颅腔内疯狂冲撞!
“唔…” 一声压抑不住的、带着痛苦意味的呻吟,几乎要从刘禅的喉咙里溢出!他小小的身体猛地一晃,眼前玉旒晃动的影子瞬间模糊、重叠!那象征王权传承的紫绶,此刻在他眼中仿佛化作了粘稠、冰冷的血带!金印的幻影在视野边缘闪烁,带着嘲讽的狞笑。
就在这心神剧震、几乎要失态的千钧一发之际!
一股沉稳而温暖的力量,如同定海神针般,稳稳地托住了他微微倾斜的肘臂。是赵云!他就侍立在刘禅身后半步的位置,如同最忠诚的影子。在所有人都被册文吸引,无人察觉太子异状的瞬间,只有他,这位从长坂坡的血与火中将“阿斗”抢回的将军,敏锐地捕捉到了那细微的晃动和压抑的闷哼。
赵云的手掌宽厚有力,隔着太子衮服厚重的锦缎,传来的不仅是支撑肉体的力量,更是一种磐石般的安定感。没有言语,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一个无声的、坚定的支撑。那力量中蕴含的守护意志,如同涓涓暖流,瞬间驱散了刘禅脑海中那血与金交错的恐怖幻象。
刘禅猛地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和生理上的眩晕。他借着赵云这无声的支撑,重新站稳了身体。小小的头颅在沉重的冕冠下微微扬起,努力透过晃动的玉旒,看向丹墀上的父王。属于李世民的意志重新占据了主导,将那孩童的脆弱和灵魂深处的创伤死死压回心底最深处。眼神,恢复了那种超越年龄的沉静,只是深处,还残留着一丝未能完全褪去的惊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