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羊岭的危机,如同一柄悬于头顶的利剑,被刘禅(李世民)以一块朽木的无声呐喊,惊险地拨开。赵云持刘备佩剑、诸葛亮手令,率五百轻骑昼夜兼程,如神兵天降般直抵险地。凭借着“翊军将军”的赫赫威名和“如孤亲临”的绝对权威,他雷厉风行地接管了混乱的工役现场,强征附近郡县所有可用木料、工匠,甚至不惜拆毁部分非关键栈道以获取应急良木。在赵云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在刘禅以朽木示警带来的紧迫感驱使下,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奇迹在野羊岭上演。当第一场真正能冲毁栈道的暴雨倾盆而至时,野羊岭最险要处的栈道支柱,已然被粗壮的新木和铁箍牢牢加固,虽在风雨中飘摇呻吟,却终究坚挺未塌!
消息传回成都,刘备和诸葛亮长舒一口气,对刘禅的“神异”与赵云的忠勇更是感佩至深。米仓道这条脆弱的生命线,暂时保住了,源源不断的粮秣得以继续输往汉中前线,支撑着刘备亲率的主力大军与曹操在汉中对峙的消耗战。
然而,战争的僵局并未打破。曹操凭借汉中平原的地利和雄厚的兵力,深沟高垒,摆出一副持久消耗的架势。刘备虽有地利,但兵力、补给线均处劣势,强攻曹营伤亡惨重,对峙下去又恐被拖垮。如何破局?成了悬在成都和汉中大营上空最沉重的阴云。
这一日,汉中前线大营,中军帐内气氛凝重。巨大的汉中—关中沙盘前,刘备眉头紧锁,诸葛亮羽扇轻摇,眼神深邃,法正则盯着沙盘上那条蜿蜒于秦岭深处的险峻路径——子午谷,目光闪烁,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主公,军师,” 魏延终于按捺不住,大步出列,声音洪亮,带着一股锐气,“末将有一计,或可破此僵局!”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魏延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子午谷南端入口(位于汉中境内),然后沿着那条细长、曲折、几乎被标记为“绝险”的谷道,一路向北划去,直抵沙盘另一端,关中平原的心脏——长安城郊!
“末将愿亲率精兵五千!不,三千足矣!” 魏延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战意,“自汉中由子午谷轻装潜行,翻越秦岭,直插关中腹地!此道虽险,然奇兵突出,必出魏贼不意!末将敢立军令状,十日之内,必抵长安城下!届时,或可趁虚袭取长安,震动关中!即便不能克城,亦能焚烧粮草,截断曹军归路,令其首尾难顾!曹操闻后院起火,必仓皇回师!汉中危局,自解矣!”
子午谷奇谋!
帐内瞬间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魏延这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震住了!包括素来以奇谋着称的法正!子午谷,那是真正的死亡之路!数百里无人险谷,栈道年久失修,甚至多处断绝,需攀岩涉水,毒虫猛兽出没,气候变幻无常!莫说行军打仗,便是寻常探险,也是九死一生!更要命的是,此计完全建立在“魏军毫无防备”的假设上。一旦行踪暴露,或者长安守军有所防备,这数千孤军深入敌后的精锐,便是插翅难飞,必遭围歼!
短暂的死寂后,是激烈的争论!
“荒谬!” 一位老成持重的将领率先反对,“子午谷天险,岂是人力可越?五千精兵?怕是未出谷道,便要折损过半!此乃驱羊入虎口,自取灭亡!”
“即便侥幸出谷,长安乃魏国西京,城高池深,守军数万!三千疲敝之卒,如何克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此计太过行险!一旦失败,非但五千将士尽殁,更会大挫我军锐气!万万不可!”
反对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就连素来欣赏魏延勇武的刘备,也听得眉头紧锁,连连摇头。这计划听起来热血沸腾,但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失败的代价却沉重到无法承受。
然而,魏延却梗着脖子,脸色涨红,据理力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汉中对峙,旷日持久,于我军大不利!唯出奇制胜,方能破局!子午谷虽险,然正因险,敌必不防!长安守军,久疏战阵,骄横懈怠!我军若神兵天降,彼必惊慌失措!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末将愿以性命担保!若不成,甘当军法!” 他的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亮,“军师!您常言用兵贵奇!此正其时也!”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刘备,都集中到了诸葛亮身上。作为军师,他的意见将至关重要。
诸葛亮羽扇停顿,深邃的目光在沙盘的子午谷路径和魏延那张充满决绝与渴望的脸上来回扫视。他深知魏延的勇猛和胆略,也承认这计划本身蕴含的巨大诱惑——一旦成功,确实可能一举扭转乾坤!但…风险太大了!大到几乎看不到成功的曙光!那是一条真正的绝路!五千蜀汉最精锐的战士,很可能无声无息地葬送在那片莽莽秦岭之中!作为统帅,他不能拿将士的生命和国家的前途,去赌一个渺茫的奇迹。
就在诸葛亮沉吟未决,帐内气氛紧绷到极点之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