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的血腥清算被刘禅的惊厥抽搐强行打断,府前广场的刑场草草收场,只留下几滩尚未完全洗净的暗红色污迹和空气中久久不散的腥气。这场酷烈的“立威”,非但未能震慑人心,反而在益州本土派心中埋下了更深的恐惧和仇恨,也在刘备集团内部投下了一道阴影——法正那离去时阴鸷的眼神,如同毒蛇的信子,无声地舔舐着权力的基石。
州牧府内,压抑的气氛并未因行刑的停止而消散。刘备守在刘禅床边,看着儿子在药力作用下昏睡却依旧苍白惊悸的小脸,心如刀绞。法正的行为让他感到棘手,但更让他忧心的是阿斗这突如其来的、对血腥如此剧烈的反应。这孩子的“异常”,似乎正在以一种他无法掌控的方式,影响着局势。
诸葛亮则将自己关在书房,面前摊开的不是军务文书,而是益州各地的粮仓库存、流民登记以及都江堰历年修缮的图册。袖中那枚沾过刘禅血的金饼和脑海中法正杖下的惨嚎交替浮现,如同两把重锤敲击着他的神经。经济危机未解,民心不稳,内部倾轧又起,蜀汉这艘刚刚启航的大船,已然驶入了暗礁密布的险滩。他必须找到破局的关键,一个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收拢民心、化解怨气的良策。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寂静。一名负责看守成都最大官仓——太仓的军侯,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头盔歪斜,满脸惊惶,声音都变了调:
“军师!大事不好!太…太仓…被…被饥民冲了!”
“什么?!” 诸葛亮猛地站起身,羽扇“啪”地掉在案上,“详细道来!”
那军侯喘着粗气,语无伦次:“就…就在半个时辰前!不知哪里涌来好几百人!都是些面黄肌瘦的饥民!开始只是在仓外哭喊哀求,守军驱赶…结果人越聚越多!后来…后来不知谁喊了一句‘官仓有粮不救命,我们活不下去了!’,人群就…就炸了!他们拿着锄头、木棍,疯了一样冲撞仓门!守军人少,根本拦不住!仓门…仓门已经被撞开了!他们在抢粮啊军师!拦不住了!”
诸葛亮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太仓被劫!这是最糟糕的情况!这意味着直百钱引发的物价飞涨和生存危机,终于突破了百姓忍耐的极限,演变成了赤裸裸的暴力对抗!这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随时可能引爆全城、乃至整个益州动乱的政治危机!
“速调翊军(赵云部)!不!调张飞将军部曲!立刻前往太仓弹压!记住!以驱散、控制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妄开杀戒!首要任务是关闭仓门,控制局面!” 诸葛亮的声音如同淬火的寒冰,迅速下达命令。他深知此刻任何一滴平民的血,都可能成为燎原的星火。
“诺!” 军侯领命,连滚爬爬地冲了出去。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弹压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饥民抢粮,根源在于无粮可食、无钱买粮!他目光再次落回案上的图册,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都江堰的图样。兴修水利,既可引水灌溉,增加粮食产量,又能以工代赈,给流民一条活路…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旋已久,只是之前一直被钱粮短缺所困。如今,太仓被劫的警钟,如同惊雷炸响——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启动!哪怕砸锅卖铁!
他抓起都江堰图册和一份粗略的“以工代赈”计划纲要,脚步匆匆地直奔刘备所在的后堂。此刻,只有刘备的决断,才能调动资源,压下反对的声音。
后堂内,刘备刚刚听完医官对刘禅状况的汇报(惊厥已平复,但仍需静养,避免刺激),正心烦意乱。看到诸葛亮神色凝重地进来,手中还拿着图册,心头顿时一沉:“孔明?又有何事?”
“主公,太仓遭饥民哄抢!” 诸葛亮言简意赅,将危机道出,“此乃民变之先兆!弹压之兵已派出,然堵不如疏!亮有一策,或可解此危局,兼收长远之利!” 他将都江堰图册和“以工代赈”的计划纲要呈上。
“以工代赈?修都江堰?” 刘备快速扫过纲要,眉头紧锁,“孔明,此策虽好,然钱粮何来?府库空虚,太仓又遭劫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他的目光扫过沉睡的刘禅,充满了疲惫和无力感。直百钱的后遗症,如同跗骨之蛆,正一点点啃噬着新生的政权。
“主公!” 诸葛亮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恳切和急迫,“正因太仓遭劫,更需此策!开仓放粮赈济,只能解一时之饥,且易养成惰性,更坐实官府无力之象!而以工代赈,修葺都江堰,引水灌田,此乃固本培元、功在千秋之举!饥民以劳力换取口粮,活命有依,怨气可平;水利既成,来年粮产倍增,赋税可期!此乃化危为机,一举两得!至于钱粮…” 诸葛亮咬了咬牙,“亮请主公,动用…内库部分金银,并严令各郡县,挤出部分存粮,优先供给此役!同时,暂停非必要工程,集中物力!此乃生死存亡之秋,当行非常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