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陨落落凤坡的噩耗,如同在刘备集团的心口剜下血淋淋的一刀。涪城大营被浓重的悲怆与愤怒笼罩。刘备在最初的吐血悲啸后,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他把自己关在帅帐里,不见任何人,只有那盏摇曳的孤灯和案几上庞统生前最爱把玩的一枚残缺古玉,陪伴着他。帐内弥漫着一种死寂的、令人窒息的哀伤。魏延被暂时剥夺了兵权,在营外跪了整整一天一夜,形容枯槁,若非赵云强行将他架走,恐怕会生生跪死在那里。整个军队的士气,如同被戳破的皮囊,迅速萎靡下去。雒城坚壁在前,凤雏折翼在后,前途似乎一片晦暗。
就在这人心惶惶、军心濒临崩溃的危急关头,一道身影,如同定海神针般站了出来。
诸葛亮。
他并未沉浸在悲痛中太久。在确认庞统死讯后,他便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是亲自安抚了悲痛欲绝的黄忠和陷入深深自责的魏延,随后召集所有中高级将领,在临时搭建的灵堂(供奉着庞统衣冠)前,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战前动员。
“士元之殁,乃我主、我军、我大汉复兴大业之巨殇!” 诸葛亮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将领耳中,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他身着素服,羽扇轻握,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悲愤、或迷茫、或恐惧的脸庞。
“然!悲痛不能破城!泪水不能退敌!雒城仍在张任手中!成都仍在刘璋治下!士元未竟之志,雒城将士未干之血,岂能白流?!主公兴复汉室之宏愿,岂能就此止步?!”
他猛地踏前一步,羽扇指向西北雒城方向,眼神锐利如电:
“张任!以诡计害我栋梁,此仇不共戴天!雒城!挡我王师之路,此城必破!今日起,亮,诸葛亮,代行军师之职!我将亲赴雒城前线!以我手中羽扇,以我胸中韬略,以我大汉将士之热血忠魂——”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踏平雒城!生擒张任!以仇寇之首,祭奠士元英灵!为大军敲开成都之门!诸君!可愿随亮,一雪前耻,共赴国仇?!”
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只有冰冷刺骨的仇恨和坚如磐石的决心!但这番话,却如同在死水潭中投入了一块巨石!黄忠老泪纵横,第一个单膝跪地,抱拳嘶吼:“末将黄忠!愿随军师!踏平雒城!生擒张任!祭奠庞军师!”
紧接着,魏延、刘封、关平、张苞…所有将领,乃至闻讯赶来的校尉、士卒,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纷纷跪倒!压抑已久的悲愤和复仇的火焰瞬间被点燃,化作震天的怒吼:
“踏平雒城!生擒张任!祭奠庞军师!”
“踏平雒城!生擒张任!祭奠庞军师!!”
悲怆化作了力量!迷茫被仇恨取代!诸葛亮的冷静和担当,在危难时刻,成为了维系这支濒临崩溃军队的最后脊梁!
刘备终于走出了帅帐。他一身缟素,面容枯槁,眼窝深陷,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但当他看到营中那重新凝聚、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般的复仇意志,看到诸葛亮那沉稳如山、掌控一切的身影时,他那颗被悲痛冰封的心,终于感受到了一丝滚烫的热流。他走到诸葛亮面前,重重地、用力地握住这位亦师亦友的军师的手,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嘶哑的两个字:
“孔明…拜托了!”
诸葛亮深深一揖,眼神坚定:“主公放心,亮在,雒城必破!士元之仇,必报!”
翌日,诸葛亮留下部分兵力驻守涪城,看护依旧沉浸在悲伤氛围中的刘备,自己则亲率黄忠、魏延、刘封等主力,并带上赵云及他守护的刘禅,星夜兼程,急行军直扑雒城前线!
雒城外的蜀军大营,此刻已是愁云惨淡。主帅阵亡,接连受挫,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当诸葛亮那面绣着“诸葛”二字的帅旗,在晨光中出现在营门时,整个营寨瞬间沸腾了!如同溺水者抓住了最后的浮木!士兵们奔走相告,绝望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军师来了!诸葛军师来了!”
“是卧龙先生!我们有救了!”
“军师!为庞军师报仇啊!”
诸葛亮一入营,立刻展现出其雷厉风行、算无遗策的本色。他并未急于攻城,而是立刻召集前线将领,详细询问战况,尤其反复确认了落凤坡的地形、张任的兵力部署和惯用战术。他亲自勘察地形,登上营中最高处,远眺那座如同巨兽般盘踞在通往成都道路上的雒城。城墙高大,箭楼林立,护城河宽阔,城头蜀军旗帜鲜明,守备森严。张任显然吸取了教训,龟缩不出,摆明了要打持久消耗战。
“坚城难破,强攻徒损士卒…” 诸葛亮眉头紧锁,羽扇轻摇,陷入了沉思。庞统之败,在于急进中伏。他绝不会重蹈覆辙。必须另辟蹊径,以智取胜!
就在诸葛亮苦思破城良策之时,赵云抱着刘禅(李世民)登上了这座临时的了望高台。诸葛亮回头,看到刘禅那双沉静依旧、却仿佛蕴藏着星光的眼睛,心中一动。少主的“神异”,多次在关键时刻指引方向,此刻,面对这坚城,是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