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孔明快讲!” 鲁肃精神一振。
“借荆州!” 诸葛亮吐出三个字。
“借荆州?” 鲁肃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南郡(江陵)?”
“正是!” 诸葛亮侃侃而谈,“子敬兄请想,曹操虽败退北方,然其势犹存,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荆州北线,直面曹操兵锋,压力巨大。周都督坐镇南郡,既要防备曹操,又要分心西顾我家主公新得之荆南,岂非两线作战,疲于奔命?若将南郡(江陵)暂借于我家主公屯兵驻守,则我家主公可为江东屏障,替吴侯分担北线压力!周都督可专心经营江东,岂非两全其美?此乃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之事!更可向天下昭示,孙刘联盟牢不可破,甘露寺之事,纯属小人离间,无损两家情谊!国太闻之,想必也会欣慰。”
鲁肃听着诸葛亮的分析,眼神渐渐亮了起来。这“借荆州”之说,他其实早有模糊想法,只是碍于周瑜的强势,一直不敢提出。如今,甘露寺事件让周瑜声望大跌,吴国太对其极度不满,孙权也亟需一个台阶来修复联盟关系…此时提出,简直是天赐良机!若能促成此事,不仅能暂时平息风波,更能为江东换来北方的屏障,或许…还能稍稍挽回自己在国太和吴侯心中的地位?
“孔明此策…大善!” 鲁肃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起来,“此策合情合理,于两家皆有利!肃…肃这就去面见吴侯和国太!定要促成此事!” 他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重新燃起了希望。
接下来的几日,建业城内暗流涌动。鲁肃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盛怒的吴国太和摇摆不定的孙权之间极力斡旋。他反复强调借出南郡(江陵)对江东的战略好处——刘备顶在北面抗曹,江东可专心发展、消化新占的南郡南部(如夷陵等地)以及防备山越;更将此举描绘成彰显孙权胸襟气度、修复联盟裂痕、顺应国太心意的“大义”之举。
吴国太虽余怒未消,但她也清楚,与刘备彻底撕破脸,对江东有害无利。若能用一块“飞地”换来暂时的安宁和北方的屏障,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她最终默许了。
而孙权,在母亲的压力下,在鲁肃的极力劝说下,更在权衡了当前周瑜失势、北线压力的利弊后,终于艰难地点头了。他需要一个体面的方式来结束这场闹剧,也需要安抚住刘备这个暂时还不能翻脸的“盟友”。
数日后,一份墨迹未干的“借荆州(南郡)文书”,被鲁肃亲手捧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面前。
驿馆厅堂内,气氛肃穆。刘备端坐主位,诸葛亮侍立一旁,关羽、张飞、赵云分列两侧,目光都聚焦在那份薄薄的绢帛文书上。文书内容冠冕堂皇,大意是:为彰显孙刘联盟之谊,共抗国贼曹操,孙权特将荆州南郡暂借予左将军刘备驻军屯守,待刘备取得其他州郡后,当归还南郡云云。
刘备看着文书,心中五味杂陈。江陵!这座控遏长江的雄城!终于…以这种充满屈辱和惊险的方式,暂时落入了他的手中!这是用幼子的惊吓和自己的性命为赌注换来的!他强压下激动,脸上露出感激涕零之色,起身对鲁肃深深一揖:“备…多谢吴侯信任!多谢子敬先生斡旋!此恩此德,备没齿难忘!必当秣马厉兵,为吴侯守好北疆门户,共诛国贼!”
鲁肃连忙还礼,脸上也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皇叔言重了!此乃两家互利之举!愿皇叔早日克成王业,肃亦期待皇叔归还南郡,再续盟好之日!” 他这话说得漂亮,但双方都知道,“归还”之日,遥遥无期。
仪式继续进行。刘备郑重地接过文书,展开,准备签字用印。厅堂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份决定未来战略格局的文书上。
就在这时——
“呜…哇啊!”
一声带着委屈和不满的婴儿啼哭,突兀地在安静的厅堂中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赵云怀中,原本被医官喂了些安神汤药、昏昏欲睡的少主刘禅(李世民),不知何时醒了过来。他似乎被这严肃压抑的气氛所扰,小嘴一瘪,放声大哭起来,小胳膊小腿还用力地蹬踹着。
“阿斗乖,不哭不哭…” 刘备眉头微皱,示意赵云安抚。
赵云连忙轻轻拍抚襁褓,低声哄着。然而,婴儿的哭声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响亮,充满了烦躁和抗拒。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哭闹中的刘禅(李世民),两只小手突然胡乱地挥舞起来,目标直指刘备手中那份刚刚展开的绢帛文书!
“阿斗,别闹…” 刘备下意识地想将文书拿开。
但婴儿的动作快得出奇,或者说,是那份文书对此刻灵魂焦灼的李世民(刘禅)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李世民(刘禅)的灵魂在呐喊:不能签!这是饮鸩止渴!这所谓的“借”,就是未来联盟破裂、关羽败亡的导火索!这文书,是耻辱的烙印,是束缚手脚的枷锁!
就在刘备的手即将移开的瞬间,刘禅(李世民)的小手猛地抓住了文书的一角!紧接着,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