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奴头子的短棍几乎要戳到默夫的鼻尖,他脸上那混合着鄙夷和残忍的戏谑笑容愈发张扬。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看热闹的人群下意识地又退开一圈,生怕被即将爆发的冲突殃及。狗子的呼吸变得急促,几乎要忍不住去拉默夫的胳膊。大牛喉结滚动,粗壮的手指紧紧攥着斧柄,骨节发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与周围喧嚣格格不入的冷静,插了进来。
“何事喧哗?”
声音来自人群外围。人们下意识地让开一条缝隙。只见一个穿着浆洗得发白、打满补丁却异常整洁的旧秦深衣的中年人站在那里。他身形清瘦,面容带着久经案牍劳形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而清明,腰间挂着一枚表明身份的木牍和一串钥匙,而非兵器。他身后跟着两个同样穿着旧秦小吏服饰的年轻人,抱着竹简和算盘,神色紧张。
是那个之前机械收税的年长税吏去而复返,还带来了他的上级?不,默夫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这个中年人的气度与那两个税吏截然不同,他身上的旧秦官吏气息更纯粹,也更…落寞。
那家奴头子看到来人,嚣张气焰略微一滞,但随即又挺直了腰板,显然并不十分畏惧:“我道是谁,原来是柏啬夫。”语气谈不上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没什么大事,就是教训个不懂规矩的大头兵,不劳您费心。”
柏啬夫?默夫心中一动。啬夫是秦时基层的小吏称号,负责一乡或某方面的具体事务。看来这是一位前朝的遗吏,不知因何缘故,还在张楚的政权里担任着类似的职位,管理着这混乱的市集?
柏啬夫没有理会家奴头子的轻慢,他的目光扫过现场:散落一地的柴火、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卖柴青年、按剑而立的默夫及其同伴、以及气势汹汹的张家豪奴。他眉头微蹙,似乎已经明白了七八分。
他没有先质问家奴,反而将目光投向默夫,语气平稳无波:“你是何人麾下?因何在此与张府之人争执?”他的用词是“争执”,而非“冲突”或“滋事”, subtly 将双方放在了相对平等的位置,略微缓和了气氛。
默夫松开按着剑柄的手,但身体依旧保持着警惕。他抱拳行了一个简单的军礼——不卑不亢:“回大人,小人乃刘将军麾下巡街士卒默夫。并非争执,只是见此间似有纠纷,故而询问。”他将“殴打抢劫”轻描淡写为“纠纷”,同样选择了谨慎的措辞。
“询问?”家奴头子嗤笑一声,“你刚才那架势,像是要拔剑砍人!柏啬夫,您也看到了,这厮穿着秦狗的皮,嚣张得很!定是心怀叵测!”他试图将水搅浑,给默夫扣上政治帽子。
柏啬夫依旧没看他,只是看着默夫,目光在他那身染血的秦军皮甲上停留了一瞬,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复杂情绪,似是厌恶,又似是别的什么。他缓缓开口,问题却出乎意料:“方才,可是你与收税吏员争论征税额度之事?”
默夫一怔,没想到他会问这个,坦然承认:“是。小人以为,竭泽而渔,恐非长久之计。”
“哦?”柏啬夫古井无波的脸上似乎有了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你一介士卒,也懂‘竭泽而渔’?”他的语气里没有嘲讽,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惊讶和探究。
“不敢言懂。”默夫垂下目光,“只是觉得,若把小民最后一点活命粮都拿走,明日无人摆摊,后日无人种地,这税…最终谁也收不上来。市集空了,城池也就死了。”他用的是最朴素直白,甚至有些粗陋的语言,重复了之前的观点。
柏啬夫沉默了。他看着默夫,又看了看周围那些竖着耳朵、眼神里带着一丝微弱期盼和恐惧的民众,最后目光落回那名家奴头子身上。
“张管事,”柏啬夫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上了一丝不易抗拒的力度,“此人冲撞军士,固然有错。然,当街殴斗,强取豪夺,若闹将起来,惊扰市集,耽误税收,上面怪罪下来,恐怕张公子面上也不好看。不若,就此作罢?让他将柴火收拾了,让开道路,如何?”
他完全没有提家奴抢钱的事,只抓住了“殴斗”和“惊扰市集”这两点,语气看似商量,实则点明了利害关系——事情闹大,对谁都没好处,尤其是对想要维持表面秩序和税收的“上面”,以及纵容家奴惹事的“张公子”而言。
家奴头子张管事脸色变幻了几下。他嚣张,但并不傻。柏啬夫的话他听懂了。为了一个穷卖柴的和一个大头兵,确实不值得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他恶狠狠地瞪了默夫一眼,又瞥了柏啬夫一下,哼了一声:“哼,既然柏啬夫开口了,今日便饶了这厮!”他转头对那卖柴青年骂道:“还不快滚!别再让老子看见你!”
那青年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收拾起散落的柴火,踉跄着逃走了。
张管事又朝柏啬夫随意地拱了拱手,算是给了面子,然后带着手下骂骂咧咧地走了。一场冲突,竟被这突然出现的旧吏三言两语化解于无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