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已化为不眠的钢铁工坊,熔炉火光昼夜不熄,铁器撞击与木料加工之声交织成雄浑交响。数万名顶尖工匠与各地征调的民夫汇聚于此:工匠身着粗布工装,额间渗汗却专注于手中活计;民夫则肩扛手抬,往来穿梭于船台之间。在须发皆白、眼神依旧锐利的老院使张孝纯亲自坐镇督造下,所有人绷紧神经,正展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将万斤重炮搬上木船?此问如巨石压顶,沉甸甸坠在众人胸口。工坊内议论声瞬间沉寂,老工匠紧锁眉头,年轻学徒亦面露难色——此前数次尝试皆败,木船甲板因不堪重负开裂,桅杆更是险些折断,这般重量的火炮绝非普通木船所能承载,众人皆知此路不通。
“既然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既然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张孝纯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木船模型碎片,眼中布满血丝,七日七夜不眠不休令其身形略显佝偻,却仍挺直腰杆,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砸碎无数模型、推翻十余种方案后,他终想出堪称疯狂的构想——并非将炮装于船上,而是以炮为核心,打造一艘全新舰船!一艘前所未有的、专为海战而生的战争巨兽,其设计理念彻底突破既往造船桎梏。
此方案一经提出,便获赵桓全力支持。他连夜召集群臣议事,力排众议准此创举,当即下旨调拨国库银两与所需物资,更命翰林院学士与工部能吏共同参详图纸。一张张更为详尽、蕴含诸多超越时代理念的图纸,经快马驿站从京城源源不断送往船厂,图纸上不仅标注精确尺寸数据,更附详细力学分析与作战推演示意图。
“龙骨结构加强方案”:采用辽东苦寒之地的百年铁桦木为主龙骨,此木质地坚逾精铁,入水即沉,需数十人合力方可搬运。辅以数十根次龙骨呈扇形支撑,如人体肋骨般环环相扣,将整船承重均匀分散至船身各处,即便遭遇巨浪冲击亦能保持船体稳固。
“船体分段水密隔舱技术”:将船体沿纵向分割为十几个独立密封舱室,舱室间以厚达数寸实木隔板分隔,缝隙处用桐油灰与麻丝细密封堵。即便部分船舱遭敌方炮火轰击破损进水,船员可迅速关闭隔舱门,控制进水范围,确保整船不因局部进水沉没。
“火炮甲板特殊加固设计”:铺设火炮的甲板不再使用普通木板,转而以厚达半尺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按特定比例调配,干燥后坚如磐石。甲板下方以数十根碗口粗的巨大铁柱垂直支撑,铁柱顶端与甲板紧密咬合,底部则牢牢嵌入船体龙骨,将火炮重量与开炮时的巨大后坐力直接传导至龙骨,避免甲板受损。
“简易后坐力缓冲装置”:在火炮底座下安装由多层特殊鞣制的牛筋与多股细铁线缠绕制成的弹簧缓冲滑轨。滑轨表面打磨光滑如镜,开炮时火炮可在滑轨上向后平稳滑动,牛筋与弹簧共同作用,能抵消大部分毁灭性后坐力,使火炮快速复位再次射击。
当这些宛若天方夜谭的设计平铺在老匠头们面前的长桌上时,他们先是瞪大双眼,满脸震惊与怀疑,有人忍不住拍案质疑:“此等设计闻所未闻,恐难成事!”但随着张孝纯逐一拆解图纸精妙之处,以小模型演示各项技术可行性,质疑声渐次消散。老匠头们轻抚图纸线条,眼中燃起炽热光芒,恍见大宋水师纵横四海之景,最终化为狂热与崇拜。他们如最虔诚的信徒,将皇帝每一张图纸奉为神谕,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执行。
一月之后,万众期待中,首艘依全新图纸建造的巨舰缓缓滑下船台。船台两侧早挤满围观军民,当巨舰在牵引装置拉动下,伴随“嘎吱”绞盘声与众人欢呼声缓缓滑向海面时,整个泉州港为之沸腾!孩童骑于大人肩头拍手叫好,老兵则肃立敬礼,眼中满是激动与自豪。这艘由赵桓亲自命名为“镇远号”的巨舰,堪称不折不扣的海上巨擘,体长三十丈、宽八丈,拥有三层宽敞甲板,船身漆为深褐色,甲板边缘雕刻精美祥云纹饰,远观如巍峨的移动小山。
最令人震撼的是其武装配置:坚实的顶层甲板中央,赫然安放两门大宋现役最大的三十六磅“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炮身铸狰狞兽首纹饰,炮口漆黑如渊,散发慑人威压;中下两层甲板两侧炮窗内,密密麻麻伸出整整六十门十八磅新式加农炮,炮身排列齐整,闪耀冷冽金属光泽。这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运输或作战舰船,而是火力强劲的可移动海上堡垒,是大宋抵御外敌的移动长城!
海试当日,水师主将韩世忠亲自登上“镇远号”。他身着铠甲,步伐沉稳踏遍三层甲板,逐一检查火炮调试、船舱密封等情况。当两门主炮在其号令下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两枚重达三十六斤的炮弹拖浓烟划破长空,精准投送至五里之外,将作为靶船的旧式福船炸得木屑飞溅、火光冲天,最终在海浪中解体沉没时,这位久经沙场、见惯生死的老将激动得热泪盈眶,紧握船舷栏杆的双手微微颤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