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曦星域的星际农业大数据中心内,全息星图上200个联盟星域的农业数据实时流转,红色预警标记正集中在暗星星域——这个以立体农场闻名的星域,近期遭遇了罕见的“灵能紊乱”,导致30%的立体农场出现作物生长停滞,部分果蔬出现畸形。陈砚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紊乱曲线,眉头紧锁:“暗星星域的立体农场依赖人工灵能循环系统,灵能紊乱直接冲击了作物的能量供给,必须尽快解决,否则会影响全年收成。”
“陈总,暗星星域的灵能监测数据显示,这次紊乱并非自然现象,而是星际风暴引发的灵能磁场波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稳定。”技术总监老秦调出星际气象云图,“他们的立体农场采用的是第一代灵能循环技术,抗干扰能力较弱,我们最新研发的‘智能灵能校准系统’或许能派上用场。”
陈砚立刻做出决策:“我带领技术团队前往暗星星域,同时让海洲分中心紧急调配50套智能灵能校准系统,务必在三天内送达。另外,通知洛城分中心准备一批耐低能作物种子,以防现有作物无法恢复。”
乘坐高速星际飞船,陈砚一行次日便抵达暗星星域。走进最大的“星辉立体农场”,原本郁郁葱葱的蔬菜大棚里,番茄藤蔓蔫蔫下垂,叶片上布满黄斑;草莓果实个头瘦小,部分已经开裂。农场负责人林姐红着眼眶迎上来:“陈总,这可是我们星域80%居民的蔬菜供应基地,灵能紊乱已经持续一周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只能断供了。”
陈砚走进大棚,打开智能灵能校准系统的调试界面,指尖快速操作:“这套系统能实时监测灵能磁场波动,自动调整灵能输出频率,抵消紊乱影响。”他示意技术人员安装设备,“你们看,系统已经捕捉到灵能波动的规律,正在生成适配的校准方案。”
随着设备启动,大棚顶部的灵能发射板发出柔和的蓝光,原本紊乱的灵能磁场逐渐趋于平稳。半小时后,蔫垂的番茄藤蔓慢慢舒展,叶片重新焕发出光泽。林姐激动地握住陈砚的手:“太神奇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效果!有了这套系统,我们再也不怕灵能紊乱了。”
陈砚笑着说:“这只是应急方案。接下来,我们会帮你们升级所有立体农场的灵能系统,采用‘双循环模式’——灵能充足时储存能量,紊乱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能源,彻底解决抗干扰问题。”
在暗星星域停留的十日里,技术团队不仅完成了智能灵能校准系统的安装调试,还为当地培育了一批耐低能作物种苗。陈砚还牵头成立了“暗星智农研究院”,联合灵曦星域的高校专家,共同研发适配立体农场的高产、抗逆作物品种。
与此同时,洛城零碳加工分中心的车间里,一场“农产品高值化创新大赛”正在举行。老周看着台上团队展示的“大豆基可降解包装材料”,眼中满是赞赏:“这种材料以大豆蛋白和绿藤纤维为原料,不仅降解率达100%,还能在土壤中转化为有机肥料,解决了星际农产品包装污染的难题。”
获奖团队负责人小孟介绍道:“我们还研发了‘包装-种植一体化’方案,消费者拆开包装后,可直接将包装埋入土壤,浇水后就能长出幼苗,既环保又有趣。目前,这种包装已接到200万套的订单,覆盖50个星域的生鲜产品。”
老周当即决定:“分中心将投入500万灵能币,扩大生产线,同时与星际包装联盟合作,将这种大豆基包装推广到更多领域。另外,我们要打造‘零碳包装示范基地’,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研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海洲绿色物流分中心的“星际低碳冷链网络”也传来捷报。张社长看着最新的运营数据,兴奋地向陈砚汇报:“我们研发的‘灵能蓄冷箱’已投入使用,这种蓄冷箱无需持续供电,通过灵能储存冷量,能保持低温72小时,运输成本降低了40%。目前,我们已开通‘星链极速通道’,实现联盟星域内农产品48小时直达。”
更令人惊喜的是,冷链网络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消费数据,为种植端提供了精准的市场预测。“数据显示,近期星际空间站对即食蔬菜的需求激增30%,我们已通知暗星星域和灵曦星域调整种植计划,增加即食蔬菜的种植面积。”张社长补充道,“这种‘以销定产’的模式,让农产品滞销率下降了25%,农户收入也稳步提升。”
舟山星际农旅示范分中心则迎来了“星际农业科技博览会”的筹备高峰。小吴带着团队在研学基地搭建“未来农业体验馆”,馆内设置了“智能种植VR体验区”“零碳加工展示区”“农旅融合互动区”,游客可以通过VR设备体验立体农场种植,亲手操作可降解包装制作,还能在生态餐厅品尝用联盟各地特色农产品制作的美食。
“这次博览会预计吸引100个星域的200万游客,我们还邀请了50家星际农业企业参展,搭建技术交流和合作洽谈平台。”小吴向陈砚汇报,“另外,我们联合星际旅游联盟推出了‘农业科技研学专线’,串联灵曦、暗星、荒芜、冰原四大特色星域,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极端环境农业、智能农业的魅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