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低碳不是某个环节的单打独斗,而是从育种到消费的协同发力。”陈砚指着报告中的产业链图谱,“未来,我们计划在50个星域推广全产业链低碳模式,建设10个‘星际低碳农业产业园’,打造‘育种-种植-加工-物流-消费’的闭环低碳生态,让每一个环节都成为生态贡献者,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分享生态红利。”
大会现场,25个星域与“四地农品”签订了全产业链低碳合作协议,其中10个星域将直接引进暗星的低碳种植技术、洛城的零碳加工设备、海洲的绿色物流方案;星际环保组织则为“四地农品”颁发了“星际低碳农业引领者”证书,表彰其在全产业链低碳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除夕前夜,陈砚站在灵曦星域的星际观测台,看着远处各星域传来的低碳农业夜景——暗星的大豆田在灵能碳监测仪的灯光下泛着绿光,洛城的产业园挂满了“零碳加工”的灯笼,海洲的渔港正用新能源渔船举办“绿色捕捞跨年活动”,舟山的农旅基地里,不同星域的游客正一起制作低碳农产品年货。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段全产业链低碳成果的短视频,配文写道:“这一年,我们用协同打破环节壁垒,用创新降低生态成本,让低碳成为星际农业的新底色。2033年,愿‘四地农品’的全产业链低碳模式,能照亮更多星域的农业转型之路;愿星际农业联盟的每一位伙伴,都能在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中,收获更长久的发展;愿跨域协作的温暖,能让每一颗星辰下的家园,都永远充满低碳、丰收与希望!”
群里瞬间热闹起来:王博士发了4号品种的最新生长视频,幼苗在暗星的寒冬中长势喜人;老周发了零碳工装的新年新款,绿色的面料上印着全流程碳足迹二维码;张社长发了渔港的新能源渔船跨年照片,船身上贴着“零碳捕捞”的标语;小吴发了农旅基地的低碳年货集市,游客们正争相购买贴有碳标签的农产品。
夜色渐深,星际的星空格外璀璨。陈砚知道,全产业链低碳的道路没有终点,未来还需要攻克更多技术难关,协调更多跨域资源,改变更多传统观念。但他坚信,只要“四地农品”坚守“全链协同、低碳共赢”的初心,只要星际农业联盟携手同行,就一定能让全产业链低碳的模式在更多星域落地生根,让低碳农业的火种在宇宙中永续传承,让每一片耕耘的土地都能永远焕发勃勃生机,让每一个星辰下的家园都能永远充满丰收的喜悦与生态的和谐。而这,正是星际农业文明向深空迈进的最坚实脚步,也是跨域协作最温暖的力量。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