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五域,处处是丰收的盛景。苏城智慧农园的“抗暗蚀2号”大豆田已染成一片金黄,联合收割机轰鸣着驶过田垄,饱满的豆粒顺着输送带落入运输车,车身上“星际农业联盟指定供应”的标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陈砚站在田埂上,看着运输车驶向洛城加工厂,手中的“星际农业协作平台”实时刷新着数据:“截至今日,五域、玄黄、暗星三地的大豆总产量突破65万吨,其中‘抗暗蚀大豆’占比20%,不仅解决了暗星80%的粮食缺口,还出口到冰晶、火山等5个星域,创汇1.2亿灵能币。”
农技员小王捧着刚出炉的检测报告跑过来,语气难掩兴奋:“陈队,今年的大豆品质再创新高!蛋白质含量46%,脂肪含量22%,远超星际优质标准。灵曦星域的食品企业追加了3000吨‘星际营养蛋白粉’订单,专供深空探险队;玄黄的加工基地也传来好消息,他们生产的大豆食用油,通过了‘星际有机认证’,要进入绿藤星域的高端商超。”
陈砚接过报告,指尖停在“抗暗蚀2号”的抗逆性数据上:“暗星星域的土壤改良还能再优化吗?他们反馈,部分偏远地区的暗蚀残留仍偏高,需要更耐蚀的品种。”
“研发中心已经在培育‘抗暗蚀3号’了!”小王调出研发进度表,“这次融入了碧波星域的‘水织灵能基因’,抗蚀性能预计再提升15%,明年春天就能在暗星开展小范围试验。”
离开苏城,陈砚驱车前往洛城大豆纤维产业园。车间内,新升级的“灵能复合面料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大豆纤维与玄黄灵矿纤维、灵曦丝的混纺面料,经过灵能印染后,变成了火山星域矿工工装的深灰色、灵曦医院防护服的银蓝色,还有草原星域牧场服的草绿色。老周站在成品仓库前,向陈砚展示订单报表:“今年的纤维产品订单量突破1800万件!火山星域的5万套高温工装全部交付,反馈特别好;灵曦的医疗防护服新增了‘云絮花抗菌层’,星际医院的采购量比去年翻了一番;最意外的是太空农业局,订了1万套‘太空种植服’,用咱们的抗辐射面料,适配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
陈砚拿起一件“太空种植服”,面料轻薄却坚韧,袖口和领口的灵能密封设计能防止微尘进入。“把‘抗暗蚀纤维’的量产提上日程,”他指着面料标签,“暗星星域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大,明年至少要储备500吨抗暗蚀面料。另外,灵曦的防护服要增加‘灵能监测模块’,能实时显示医护人员的生理数据,提升安全性。”
老周立刻在系统中记录:“没问题!监测模块的样品下周就能测试,量产设备也在采购中。对了,草原星域的莉娜发来设计图,想定制一批‘大豆纤维-牧草纤维’混纺的骑马服,要求耐磨又透气,我们计划下周出样品。”
从洛城出发,陈砚又马不停蹄赶往海洲星际渔港。码头上,冷链车排起了长队,刚捕捞的“星光蟹”“彩虹贝”正通过灵能分拣系统分类装盒——特级星光蟹将发往灵曦的米其林餐厅,彩虹贝肉加工成罐头后运往风沙星域的矿区,连蟹壳、贝壳都将被送往玄黄的加工厂,提炼灵能钙粉。张社长拿着一份出口报表,笑容满面:“今年的海鲜出口额突破3.5亿欧元!德国的采购商把‘星光蟹’列为‘年度推荐食材’,绿藤星域新增了200吨订单;最关键的是,我们和碧波合作的‘星雾带可持续捕捞区’获得了‘星际生态认证’,以后出口能享受关税减免。”
陈砚登上一艘联合捕捞船,驾驶室的“灵能鱼群探测系统”正显示着星雾带的鱼群分布。“这套系统的精准度越来越高了,”他看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明年计划再新增3艘这样的渔船,把捕捞范围扩大到星雾带东部,那里的‘星光虾’品种还没开发,市场潜力很大。”
“我们已经和碧波的莉娜沟通过了,”张社长补充道,“她会派水下探测团队提前勘探,确保生态安全。另外,研发中心的‘灵能保鲜技术’又升级了,星光蟹的保鲜期能延长到25天,以后能卖到更远的冰晶星域。”
最后一站,陈砚来到舟山的“星际农旅示范基地”。此时的基地已变身“丰收主题乐园”,灵曦的游客在“大豆脱粒体验区”亲手打豆,玄黄的孩子在“云絮花手工坊”制作香囊,碧波的游客则在“水下农场体验馆”通过VR设备,感受彩虹贝的生长过程。小吴拿着游客满意度调查,向陈砚汇报:“今年上半年,农旅基地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星际游客占比48%,比去年增长30%。我们推出的‘星际农业认证课程’,已有8000名学生获得证书,其中300人被星际农业联盟的合作企业录用。”
陈砚走进“农业博物馆”,新展出的“抗暗蚀大豆培育历程”展区前围满了游客——从最初的实验室样品,到暗星的试验田照片,再到如今遍布5个星域的种植基地,每一张图片都记录着跨域协作的成果。“把博物馆的数字资源同步到‘星际农业资源网’,”他对小吴说,“让联盟内的所有星域都能在线参观,了解‘四地农品’的技术研发故事。另外,明年春天要新增‘太空农业体验区’,引入空间站的种植设备,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太空种植的魅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