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苏城,元宵灯会的热闹还未散去,“四地农品”产业园里已是一派忙碌景象。陈砚刚走进联合办公区,就看到洛城的老周、海洲的张社长、舟山的小吴围在会议桌前,手里拿着各自的新年工作计划,讨论得热火朝天。
“陈队,你可来了!”老周率先起身,递过一份《洛城大豆产业规划》,“要重点推进三件事:一是扩大‘洛苏1号’大豆种植面积,从500亩增加到1000亩;二是建成大豆纤维生产线,3月份试生产,5月份正式投产;三是和灵曦星域合作,开发大豆纤维婴幼儿服饰,抢占高端市场。”
张社长紧接着拿出海洲的规划:“我们计划新增15个深海养殖网箱,引进‘星斑虾’‘月光贝’等新品种,还要在灵曦星域的海外中心设立海鲜展示区,每月举办‘海洲海鲜品鉴会’,扩大品牌影响力。对了,德国的连锁超市还想和我们合作,开发‘即食海鲜礼盒’,专供欧洲市场!”
小吴也补充道:“舟山今年要建成‘云絮花-番茄套种基地’,预计亩产番茄能提高20%,还能收获‘云絮花’500公斤。研学方面,我们和10所中小学签订了‘春季农耕研学协议’,3月份就能迎来第一批学生,还要开发‘番茄科普APP’,让更多人了解番茄种植和深加工知识。”
陈砚接过三份规划,仔细翻看后,笑着说:“大家的计划都很具体,也很有针对性。今年我们要把‘跨域协作’和‘科技创新’作为核心,不仅要把四地的资源整合好,还要深化和灵曦星域的合作,让‘四地农品’真正走向国际化、星际化。”
他顿了顿,拿出自己准备的《四地农品整体发展规划》,投影在大屏幕上:“今年我们要重点推进五个‘一体化’:一是种植一体化,统一推广优良品种和智慧种植技术,实现四地农产品品质标准化;二是加工一体化,整合四地深加工资源,建立‘中央厨房’,统一研发、生产、包装;三是销售一体化,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在国内新增50家‘四地农品体验店’,在海外及星际市场设立10个销售网点;四是研学一体化,整合四地研学资源,推出‘跨域研学专线’,让学生一次性体验四地农耕文化;五是技术一体化,联合灵曦星域,建立‘星际农业技术共享平台’,实时共享种植、加工、冷链技术。”
众人纷纷赞同,会议很快确定了各项工作的推进节奏和责任人。散会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苏城的智慧农园开始平整土地,准备播种新一批“洛苏1号”大豆;洛城的大豆纤维生产线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灵曦星域的技术专家也已抵达,现场指导;海洲的渔民们忙着检修渔船和养殖网箱,准备引进新品种;舟山的育苗棚里,“云絮花”幼苗长势喜人,即将移栽到套种基地。
3月初,“四地农品”跨域研学专线正式上线。首批200名学生从苏城出发,先后参观了苏城的智慧农园、洛城的大豆文化体验馆、海洲的渔港、舟山的番茄种植基地,一路上体验农耕、学习农技、制作农产品,收获满满。
“以前只知道番茄好吃,没想到从育苗到结果要经过这么多步骤!”来自北京的初中生小雨在舟山番茄基地里,亲手采摘了一颗成熟的番茄,兴奋地说,“这次研学不仅让我了解了农业,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太有意义了!”
研学专线的成功,让“四地农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不少家长主动联系,希望能为孩子报名后续的研学活动,还有旅行社前来洽谈合作,想把研学专线纳入常规旅游产品。
与此同时,种植一体化也取得了新进展。四地统一采购了“洛苏1号”大豆种子和“舟海1号”番茄苗,由苏城的智慧农业团队统一制定种植方案,通过“星际农业技术共享平台”实时指导四地农户种植。截至3月底,四地共种植大豆1500亩、番茄800亩,长势良好,预计亩产比去年提高15%以上。
4月份,洛城大豆纤维生产线正式试生产。第一批大豆纤维产品——环保购物袋和婴幼儿湿巾下线后,立刻受到市场青睐。灵曦星域的采购商当场签订了50万只购物袋的订单,国内的几家连锁超市也纷纷下单,要求长期供货。
“大豆纤维产品不仅环保,还很柔软,特别适合做婴幼儿用品。”老周拿着刚生产的婴幼儿湿巾,对陈砚说,“我们计划下一步开发大豆纤维纸尿裤和童装,争取年底前实现销售额1000万元。”
5月初,海洲的“星斑虾”和“月光贝”顺利引进,投放到新的深海养殖网箱中。在“曦光草”提取物的养殖加持下,新品种长势喜人,预计6月份就能收获上市。德国的连锁超市也派来了采购团队,实地考察后,签订了200万欧元的“即食海鲜礼盒”订单,要求7月份开始供货。
“这次和德国的合作,不仅能扩大海外市场,还能提升‘四地农品’的国际知名度。”张社长兴奋地说,“我们已经组建了专门的出口团队,负责产品检验、包装、物流等环节,确保按时完成订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