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洒满四地,苏城的麦田翻滚着金色麦浪,海洲的渔港停满了满载而归的渔船,洛城的大豆田泛着油绿光泽,舟山的番茄棚里挂满了鲜红果实—在智慧农业与星际协作的加持下,“四地农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盛况。
陈砚站在苏城智慧农园的麦田间,看着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麦粒顺着传送带落入粮舱,脸上满是欣慰。农技员小王拿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格外亮眼:“陈队!今年小麦亩产达到1280斤,比预期还高80斤!而且因为用了‘曦光草’提取物和有机肥料,麦粒的蛋白质含量达到14.5%,是一级优质麦标准,粮商们都抢着要!”
说话间,几辆印着“苏城面粉厂”的货车已经停在田边。面粉厂的王总快步走来,握着陈砚的手说:“今年的小麦品质太好了!我们厂准备把这批小麦做成‘高端全麦粉’,专门供应烘焙连锁店,价格能比普通面粉高三成。我今天过来,就是想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明年的小麦我们全包了!”
陈砚笑着点头:“没问题!我们的智慧农园明年还要扩大规模,到时候不仅能满足你们的需求,还能开发‘富硒小麦’‘低GI小麦’等特色品种,让产品线更丰富。”
与此同时,海洲的渔港正一片忙碌。渔民们将刚捕捞的扇贝、海虾分类装筐,冷链车正有序地将海鲜运往港口,准备发往德国。张社长拿着出口清单,兴奋地给陈砚打电话:“陈队!第一批20万只扇贝已经装船,海关检验全合格!德国客商刚才还发来消息,说收到样品后特别满意,要把明年的订单量提高到50万只,还想引进咱们的‘曦光草’养殖技术,在当地合作建养殖基地!”
“这是好事啊!”陈砚激动地说,“技术输出不仅能扩大品牌影响力,还能带动‘四地农品’的设备和种苗出口,咱们得赶紧组建技术团队,做好对接准备。”
挂断张社长的电话,洛城大豆加工厂的老周又发来视频。视频里,大豆蛋白肽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包装好的蛋白肽产品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上面印着中英文双语标签。“陈队,灵曦星域的首批订单已经打包完成,明天就能通过星际物流发走!”老周指着屏幕上的订单数据,“这次一共发10吨,按照他们的要求,我们还在包装里加了大豆种植的VR卡片,扫描就能看到‘洛苏1号’大豆的生长过程,特别受他们欢迎!”
陈砚看着视频里忙碌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从年初的春种规划,到如今丰收季的硕果累累,“四地农品”不仅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还打开了国际与星际市场,这离不开四地的协同合作,更离不开智慧农业技术的赋能。
当天下午,陈砚召集四地核心成员,在苏城智慧农园召开“丰收季总结与规划会”。会议室内,墙上的大屏幕展示着四地的丰收数据:苏城小麦总产量突破5000吨,洛城大豆总产量3000吨,海洲海鲜总产量2000吨,舟山番茄总产量1500吨,各类深加工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0%,出口订单占比达到30%。
“今年的丰收只是开始,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陈砚指着屏幕上的规划图,“接下来,我们有三个重点方向:一是打造‘四地农品丰收节’,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的方式,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我们的产品;二是推进‘品牌出海计划’,在德国、韩国、灵曦星域设立海外仓,缩短物流时间,提升客户体验;三是启动‘农旅融合项目’,在四地的智慧农园建设观光步道、采摘园、农耕文化馆,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户增收。”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舟山的小吴提议:“丰收节可以加入‘番茄采摘大赛’‘海鲜烹饪大赛’等互动环节,再邀请美食博主、农业专家直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专业性。”
苏城的李大叔则说:“农旅融合项目好!我们可以在麦田里建‘麦田艺术区’,用不同颜色的小麦种出‘四地农品’的LOGO,肯定能吸引很多游客。”
会议结束后,“四地农品丰收节”的筹备工作立刻启动。运营团队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发布活动预告,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各地农户则忙着布置采摘园、准备特色农产品;美食博主们提前来到四地,拍摄农耕体验、美食制作的短视频,为丰收节预热。
丰收节当天,苏城智慧农园人头攒动。游客们有的在麦田里拍照打卡,有的在番茄棚里体验采摘,有的在海鲜区品尝刚捕捞的扇贝;直播大棚里,主播们一边展示优质农产品,一边介绍智慧农业技术,直播间的订单量不断攀升;农耕文化馆里,老农户们向孩子们讲述四地协作的故事,展示传统农具与现代智能设备的区别,让孩子们感受农业的发展与变迁。
“没想到种地能这么先进!”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抱着刚采摘的番茄,兴奋地说,“今天不仅体验了采摘乐趣,还了解了农产品的溯源过程,以后买‘四地农品’更放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