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握紧老人的手,眼眶有些湿润:“大爷您放心,咱们一定会把农耕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土地里藏着希望,劳动里藏着幸福。”
开业仪式结束后,体验活动正式开始。游客们分成几组,有的跟着农户下田插秧,有的去大棚采摘番茄,有的在民宿厨房学做大豆糕,还有的跟着老郑去了解海产有机肥的制作过程。陈砚跟着一组游客来到稻田边,看着他们挽起裤脚,小心翼翼地把秧苗插进田里,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格外认真。一位小朋友插完一棵秧苗,兴奋地喊道:“妈妈!我种的秧苗一定会结出大米的!”
旁边的农户笑着说:“小朋友真厉害!等秋天稻谷熟了,你再来,咱们一起收割你种的稻子!”
午后的阳光渐渐柔和,洒在稻田上,泛起金色的波光。陈砚坐在田埂上,看着游客们忙碌的身影,耳边传来他们的欢声笑语,心里满是踏实。这时,小李拿着平板电脑走过来,屏幕上显示着四地的农业数据:“陈队,苏城的水稻育苗成活率达到了98%,洛城的大豆根瘤菌活性还在提升,海洲的耐盐碱作物已经长出了第三片叶子,舟山的番茄苗下个月就能移栽到大田——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陈砚接过平板,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数据,嘴角扬起笑容:“太好了!咱们的努力没白费。对了,下个月的‘四地农产品展销会’,你跟四地的技术员对接一下,把最新的种植技术和产品样品都准备好,咱们不仅要卖产品,还要推广技术,让更多农户受益。”
小李点头应下,又补充道:“刚才联盟总部发来消息,说有几个偏远地区的农业合作社想来咱们四地考察,学习‘四地合作模式’,问咱们什么时候有空接待。”
“随时欢迎!”陈砚立刻说道,“让他们下个月来,正好赶上展销会,既能看产品,又能学技术,还能体验农耕文化。咱们四地联盟的目标,不仅是自己发展好,还要带动更多地区一起发展,让更多农户过上好日子。”
夕阳西下时,民宿的厨房飘出了诱人的香味——今晚要举办“四地丰收宴”,用四地的特产做一桌美食:苏城的稻花香米饭、洛城的大豆炖排骨、海洲的海鲜拼盘、舟山的番茄豆腐汤,还有老周特意酿的大豆米酒,满满当当摆了十几桌。游客和村民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聊着白天的体验,笑声、谈笑声在稻田上空回荡。
陈砚端着米酒碗,走到老周、老郑、小林、王哥身边,跟他们碰了碰碗:“来,敬咱们四地联盟!敬这片土地!敬所有为丰收努力的人!”
“干杯!”四人齐声响应,酒碗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米酒的清甜、饭菜的香气、田野的芬芳,交织在一起,汇成了最动人的乡村乐章。
夜色渐深,游客们渐渐散去,有的在民宿的露台上看星星,有的围坐在炉火旁听农户讲农耕故事,还有的在整理白天采摘的番茄和大豆,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陈砚站在露台上,望着远处稻田里的灯光——那是农户们在查看秧苗的生长情况,灯光像星星一样点缀在田野里,温暖而明亮。
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张丰收宴的照片,配文写道:“民宿启幕,知音相聚;农耕雅趣,醉美乡村,咱们四地联盟的故事,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未来,还有更多的稻田要种,更多的民宿要建,更多的文化要传承——但只要咱们同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收获不了的丰收。”
群里很快热闹起来,苏城的张大爷发了一张育苗棚的照片,说夜里要去给秧苗盖保温膜;洛城的老周发了一段大豆加工厂的视频,说设备已经调试好了,下个月就能开工;海洲的老郑发了一张盐碱地试验田的照片,说作物长势很好;舟山的小林发了一段孩子们育苗的视频,说他们学得特别认真。
陈砚看着群里的消息,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稻田民宿的启幕,只是四地联盟新征程的一个起点。接下来,他们还要推广更多农业技术,打造更多乡村旅游项目,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让四地的土地更肥沃,让四地的乡村更美丽,让四地的百姓更幸福。
远处的稻田里,秧苗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像在诉说着对丰收的期待。陈砚握紧手机,心里无比坚定——只要四地同心,携手前行,这片土地上,一定会绽放出更多希望之花,结出更多幸福之果。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