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刚过,苏城的空气里带着凛冽的寒意,大田早已覆上一层薄雪,像给土地盖了床洁白的棉被。田埂旁的智能温室却暖意融融,里面的番茄苗、辣椒苗长势正好,翠绿的枝叶间缀着细碎的花苞,与室外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陈砚踩着积雪走进温室,棉鞋在地面留下浅浅的脚印,指尖触到番茄叶,能感受到叶片下流动的生机。
“陈队!您来啦!”小赵穿着厚棉袄,正拿着喷壶给菜苗浇水,“刚测了温室温度,22℃,湿度65%,正好符合番茄苗生长需求!舟山小林刚发消息,说‘春早三号’番茄苗培育成功了,比之前的品种抗病性更强,结果量能增加20%,下个月就能送过来,赶得上明年春播!”
陈砚点点头,目光扫过温室里的育苗盘——每盘菜苗都贴着标签,标注着品种、培育时间和预计移栽日期,整齐得像列队的士兵。他掏出终端拍下这一幕,“把‘春早三号’的培育参数整理出来,同步到平台技术库,让四地基地提前熟悉种植要点。对了,洛城的农机培训学校期末考核怎么样?小周昨天说有三十个学员结业了。”
“都通过啦!”小赵调出终端里的结业视频——画面里,学员们正在操作智能收割机,动作熟练,仪表盘上的作业数据精准达标,“小周说这届学员里有十个要留在四地基地工作,还有二十个要回自己的家乡推广咱们的农机技术,把‘四地模式’带到更多地方!”
正说着,温室的门被推开,老周裹着羽绒服走进来,手里抱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脸上带着笑意:“老陈!这是四地今年的农业生产总结报告,我刚跟王哥、小林、老郑汇总完,你快看看!”文件夹里的表格清晰地记录着各项数据:全年四地共种植作物320亩,总产量180万斤,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500多农户增收,比去年分别增长35%、40%和28%。
“成绩不错!”陈砚翻到“技术推广”页,看到智能农机、无土栽培、精准滴灌等技术已在四地100%覆盖,甚至有周边12个基地主动申请加入联盟,心里满是欣慰,“特别是海洲的耐盐碱蔬菜,不仅打开了国内市场,还接到了东南亚的出口订单,这可是咱们联盟的第一个外贸订单!”
老周笑着补充:“洛城的大豆加工厂今年也交出了好成绩,生产的豆油、豆腐制品销量突破50万斤,还开发了大豆蛋白粉、大豆肽等深加工产品,利润比传统产品翻了一倍!明年厂里计划再上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婴幼儿辅食,把产业链做得更长。”
这时,王哥和老郑也踩着积雪赶来,手里分别提着江城的稻花香米和海洲的海产豆腐礼盒。“陈队!这是咱们今年的明星产品,我特意带了几盒,待会儿开会时让大家尝尝!”王哥打开米盒,浓郁的米香瞬间弥漫开来,“江城的‘江稻10号’今年亩产突破1300斤,做成的大米在超市卖到了15块钱一斤,还供不应求!”
老郑也打开豆腐礼盒,嫩黄色的豆腐泛着光泽:“这海产豆腐用的是洛城大豆和海洲卤水,今年卖了20万斤,还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明年咱们计划推出豆腐丸子、豆腐脑等即食产品,进社区便利店,让更多人方便买到。”
小林最后赶到,手里拿着一份彩色画册,封面上印着“四地农业联盟年度故事”。“这是我和小赵一起整理的,里面有咱们今年春播、夏耘、秋收、冬蕴的照片,还有农户的故事和技术要点,打算印出来送给四地的伙伴,也作为明年观光节的宣传资料!”画册里,有洛城老农机手指导学员的场景,有江城农户在稻田里插秧的笑容,有舟山科研员在实验室培育种苗的专注,还有海洲农技员在盐碱地种植蔬菜的身影,每一张照片都满是温暖与力量。
众人走进温室旁的会议室,里面早已布置妥当,墙上挂着四地农业地图和年度数据展板,桌上摆着四地的特色农产品。陈砚坐在主位,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感慨:“今年是四地联盟正式运作的第一年,从春播时的互相支援,到夏耘时的技术共享,再到秋收时的产销对接,冬蕴时的蓄势待发,咱们一起克服了病虫害、极端天气等困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每一位伙伴的付出,是逝去前辈们的精神传承,更是四地同心、携手同行的力量。”
“我提议,咱们明年重点推进三件事!”老周率先开口,翻开总结报告的“明年计划”页,“第一,扩大联盟规模,把周边12个申请加入的基地纳入进来,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第二,打造‘四地农业观光带’,串联苏城采摘园、洛城农机体验区、江城稻田景区、海洲盐碱地科普园,吸引游客,增加农户收入;第三,推进农产品出口,组建外贸团队,把耐盐碱蔬菜、优质大米等产品卖到更多国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