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联系了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明天就能调运缨小蜂过来!”卡伦的声音从屏幕里传来,背景是正在准备防治工具的农户,“另外,我们会增加虫情监测的频率,从每天一次改成每半天一次,确保及时掌握虫情变化。”
“好,有任何情况随时沟通,苏城这边会全程提供技术支持。”陈砚叮嘱道,挂断会议后,又让农技组把“稻飞虱防治手册”整理成图文版,用当地语言翻译成册,发给肯尼亚的农户。
晚饭后,陈砚坐在书桌前,打开《全球协作项目推进手册》,在“肯尼亚红稻管护”条目旁补充“生物防治已启动,虫情可控”,在“巴西产品铺货”下标注“追加20万件订单,优先生产组合装”,在“澳洲坚果基地”条目里写下“下周确定建厂规划,同步推进灌溉和环保设计”。笔尖划过纸面,每一个记录都透着协作的紧密与高效。
第二天一早,陈砚收到越南竹艺分坊的视频——匠人正忙着编织德国品牌定制的竹编宠物窝,“春燕衔绿”的纹样在竹丝间渐渐成型,旁边的智能设备显示“已完成80%,预计三天内交货”。李建国也发来消息,东北竹艺分坊已完成意大利品牌竹编灯罩的切割工序,正通过物流发往越南,两地协作的首批定制订单下周就能全部发往欧洲。
上午十点,陈砚带着戴维斯来到苏城育苗基地。温室里,新一批非洲红稻秧苗已长出三叶,农技员正用“智能苗情监测仪”记录数据,屏幕上的叶绿素数值、株高、根系长度等参数一目了然。“这批秧苗是为非洲二期扩种准备的,抗逆性比之前的品种更强,适合在更干旱的地区种植。”农技员介绍道,手里的平板上还显示着与肯尼亚基地的实时数据对比图。
戴维斯蹲下身,查看秧苗根部的“生长追踪芯片”:“我们可以把芯片的数据接口和澳洲坚果基地的系统打通,以后不管是粮食作物还是坚果,都能在同一个平台上监测生长情况,实现全球作物数据的共享和分析。”
陈砚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肯尼亚的红稻在春阳下舒展叶片,巴西的超市里消费者正挑选玉米肽产品,欧洲的工厂里越南竹编订单即将完工,澳洲的坚果基地正酝酿着新的协作……这便是协作的力量,跨越山海,连接起不同的土地与人们,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在春阳下茁壮成长,让每一份努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还要继续守护好每一片协作的土地,跟进每一个项目的进度,让青苗在春阳下拔节生长,让协作的果实挂满全球的枝头,最终汇聚成属于全人类的丰收喜悦。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