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食堂的餐桌上多了几道“协作新味”——用巴西培训基地试验产出的玉米肽做的“玉米肽蒸蛋”,口感嫩滑还带着淡淡的玉米香;用越南竹艺分坊试编的竹篮装的“红稻杂粮饭”,竹篮的清香渗进米饭里,格外爽口;还有用非洲红稻基地新磨的红稻粉做的“红稻发糕”,蓬松柔软,甜而不腻。念念和小宇戴着老周新做的竹编手套,正帮着分发餐具,看到陈砚进来,小宇举着一块红稻发糕跑过来:“爸爸,这发糕比上次的更好吃!林阿姨说,明年非洲会种更多红稻,到时候是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红稻做的好吃的?”
陈砚接过发糕,咬了一口,红稻的醇香在嘴里散开:“是啊,明年不仅能吃到更多红稻美食,还能看到越南的竹艺品、巴西的玉米肽产品卖到全世界。等周末,咱们一起给巴西培训的农户寄些苏城的调味品,让他们做玉米肽的时候,能试试不同的味道,说不定还能研发出新口味的玉米肽产品呢。”念念立刻点头:“我要在包裹里画一幅‘玉米丰收图’,送给巴西的小朋友,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苏城为他们加油!”
晚饭后,陈砚回到办公室,打开全球协作平台的后台。屏幕上,各个基地的实时画面依次切换——非洲基地的工人正跟着李队学习管线保温层的安装,焊枪的火花在夜色里格外明亮;巴西的培训课堂上,农户们围着张工,认真听他讲解玉米肽纯度检测的方法;越南基地的老周已经开始调试智能竹编工作台,电机转动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肯尼亚的蓄水池边,工人正忙着搭建育苗棚的钢架,月光洒在湿滑的混凝土上,泛着冷光。
他点开《冬季筹备问题台账》,在“越南竹构件适配”“非洲管线冻裂隐患”等条目旁打上“已解决”的勾,然后新增了“巴西检测实验室设备校准”“肯尼亚育苗棚防风加固”等新任务。刚编辑完,米勒博士的视频请求弹了出来,屏幕里的他举着一瓶淡绿色的液体:“陈!我们用苏城的绿茶粉做了新口味的玉米肽饮品,口感特别清爽,检测纯度也达标了!农户们想申请把这个口味纳入明年的生产计划,还希望能跟苏城的食品厂合作,一起开发玉米肽绿茶饮料的包装设计。”
陈砚看着屏幕里的玉米肽饮品,笑着说:“这个想法太棒了!让食品厂的设计组明天就开始做包装方案,突出‘全球协作’的主题,再加入巴西的玉米叶、苏城的绿茶元素,既有特色又能体现协作精神。明年春天,咱们就在美洲和亚洲同步推出这款新品,说不定能成为跨境电商的新爆款!”米勒博士兴奋地说:“我这就告诉农户们这个好消息!他们肯定会更有干劲,说不定还能研发出更多新口味!”
挂了视频,陈砚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的霜花在玻璃上凝结成美丽的图案,远处育苗棚的灯光像星星一样,点缀在漆黑的田野里。他想起秋获庆典时,玛丽团长说的那句话:“协作不是简单的帮忙,而是一起创造新的可能。”现在,这句话正在各个基地变成现实——非洲的红稻地块有了智能水肥,沙漠里能种出更多粮食;美洲的玉米肽有了新口味,普通的玉米变成了高附加值的健康产品;越南的竹艺有了智能设备,传统手艺焕发出新活力;肯尼亚的蓄水池能储水灌溉,红土丘陵上即将长出秧苗。
第二天一早,陈砚刚到办公室,林晚秋就拿着一份《全球协作创新成果清单》跑了进来:“陈城主!咱们整理了今年的创新成果,一共23项!有‘智能水肥一体化’‘玉米肽新口味研发’‘智能竹编工作台’这些技术创新,还有‘非洲红稻品牌设计’‘越南竹艺跨境销售方案’这些模式创新,戴维斯先生说,这些成果能申请全球农业协作创新奖,要是能获奖,咱们的协作模式就能推广到更多国家!”
陈砚接过清单,仔细翻看每一项成果的介绍,指尖在“沙漠红稻扩种技术”“智能能源共享平台升级”等条目上停留许久:“让申报组的同事赶紧准备材料,突出‘能力共建’‘生态共生’的核心,把各个基地的案例、农户的反馈都加进去,既要展示技术成果,更要体现协作带来的改变——比如非洲农户的收入增长了多少,巴西农户掌握了多少新技术,越南匠人通过竹艺增收了多少。只有让更多人看到协作的价值,才能吸引更多伙伴加入咱们的网络。”
正说着,肯尼亚基地的视频请求弹了出来,屏幕里的工人举着一块写满字的木板:“陈城主!我们的育苗棚钢架已经搭建完成,按照您的要求做了防风加固,还在棚顶加了雪荷载支撑,就算明年下大雪也不怕!另外,我们在蓄水池边种了您寄来的耐旱树苗,等春天发芽了,就能给蓄水池遮阴,减少水分蒸发!”陈砚看着屏幕里的育苗棚,心里满是欣慰:“做得太好了!树苗要记得定期浇水,用蓄水池的水就行,别浪费宝贵的灌溉水源。明年春天,咱们就把‘抗寒甜玉米5号’的种子种在这里,让肯尼亚的土地也能长出高产的玉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