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的三月,春融大地,试验田里的“抗寒甜玉米4号”已长至尺高,翠绿的叶片在春风中舒展;非洲沙漠红稻基地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试点地块,首批设备已完成安装,银色的滴灌管在沙丘间蜿蜒,像给沙漠系上了“营养丝带”;泰国玉米深加工线的地基建设也进入尾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声透过视频传来,透着春忙的节奏。陈砚站在全球协作指挥中心,手里握着《春季重点项目进度周报》,指尖划过“沙漠红稻菌剂试验成功率75%”“竹艺分坊设备安装完成60%”“泰国生产线地基验收合格”等数据,每一组都透着春日的生机,却也暗藏着新的挑战。
“陈城主!非洲沙漠红稻基地发来紧急消息!‘耐旱固氮菌’接种后的红稻苗,部分出现了叶片发黄的情况,卡伦说农户已经停止了后续接种,想让咱们的育种专家立刻过去查看,找出原因;另外,沙漠最近频繁出现‘倒春寒’,夜间温度降到了0℃以下,刚安装的水肥机传感器出现了结霜现象,数据采集出现延迟,影响了水肥的精准调配!”林晚秋拿着紧急报告快步进来,眉头紧锁,“还有东北竹艺分坊,从欧洲调运的竹材加工设备在安装时发现,部分零件的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无法正常组装,而欧洲的配件厂要两周才能生产出新零件,分坊的开工时间可能要延误!”
陈砚立刻调出非洲基地的实时画面,屏幕里的红稻苗果然有近三分之一叶片泛黄,农户们正蹲在田埂上焦急地查看;水肥机的传感器表面结着一层白霜,屏幕上的土壤湿度数据停留在两小时前。他迅速拨通育种专家的电话:“马上收拾行李,乘最快的航班去非洲,带好植物营养液和菌剂检测设备,重点排查红稻苗的根系状况和土壤的pH值,看看是不是菌剂接种浓度过高,或者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导致的发黄。”挂了电话,他又联系卡伦:“让农户先给发黄的红稻苗喷洒‘抗逆营养液’,缓解叶片发黄的情况;水肥机的传感器要加装加热装置,用‘非洲造’智能电池供电,保证夜间传感器不结霜,数据能实时更新,我让设备团队把加热装置的设计图纸发过去,你们在当地找工厂加工,两天内就能装上。”
卡伦在屏幕那头连连点头,声音里满是感激:“太感谢了陈城主!要是没有你们的支援,咱们的菌剂试验和水肥调配都要停摆了!我们已经组织农户准备好营养液,就等专家和加热装置图纸了!”
刚安排好非洲的紧急情况,东北竹艺分坊的负责人又打来电话,语气焦急:“陈城主,设备的零件尺寸差了2毫米,根本装不上去,欧洲的配件厂又要两周才能交货,咱们招募的学徒都已经培训完了,要是不能按时开工,他们可能会去别的地方找工作,这可怎么办?”
陈砚思索片刻,突然想起苏城的机械加工厂有精密车床,能加工定制零件。他立刻说:“别等欧洲的配件了!把不符零件的尺寸、材质参数发给苏城的机械加工厂,让他们用精密车床紧急加工,按最高标准生产,保证24小时内完工,明天就用最快的物流发往东北,绝不会耽误分坊开工。另外,给学徒们安排临时的竹艺文创设计培训,让他们熟悉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等设备装好就能立刻投入生产,不会浪费时间。”
负责人的语气瞬间轻松下来:“太好了!有苏城的支援,咱们就能按时开工了!我这就把零件参数发过去,再安排学徒们的培训!”
解决了非洲和东北的难题,陈砚刚想喝口水,泰国玉米深加工线的筹备组又发来视频请求,他们身后的工地里,几名工人正围着一堆钢筋发愁。“陈城主,咱们订购的钢筋强度不达标,当地的质检部门不让用,要是重新采购,至少要一周才能到货,地基浇筑的时间就要推迟,影响后续的生产线安装,这可怎么办?”筹备组组长举着一根钢筋,语气焦急。
陈砚凑近屏幕,查看钢筋的质检报告,发现强度只比标准低了5%,用于非承重结构完全没问题。他说:“让质检部门出具‘非承重结构使用证明’,把这批钢筋用于生产线的辅助设施,比如围墙、设备支架,承重结构用重新采购的高强度钢筋,这样既能不浪费材料,又能保证工程质量。另外,让采购组联系附近的钢铁厂,加急采购高强度钢筋,确保三天内到货,不耽误地基浇筑。”
筹备组组长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这个办法既解决了钢筋的问题,又不耽误工期,太感谢你了陈城主!我们马上跟质检部门沟通,安排钢筋的分类使用!”
忙碌到中午,陈砚才顾上吃午饭,刚拿起筷子,沙漠红稻基地的育种专家就发来消息,说已经找到了红稻苗发黄的原因——“耐旱固氮菌”的接种浓度过高,导致红稻根系出现轻微灼伤,只要降低菌剂浓度,再喷洒营养液,一周内就能恢复生长。陈砚立刻回复:“按你的方案调整,每天记录红稻苗的恢复情况,数据同步到全球协作平台,让各地的育种专家都能参考,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另外,在沙漠基地选一小块试验田,做不同菌剂浓度的对比试验,找出最适合‘红稻4号’的接种浓度,为后续的大规模推广做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