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的九月,秋意渐浓,田野里的作物尽数披上成熟的盛装。试验田里的“抗寒甜玉米3号”迎来采收,收割机驶过,金黄的玉米穗卷入机身,吐出满仓颗粒,咬一口满是清甜;沙漠红稻基地的“红稻4号”更是创造了奇迹——在撒哈拉边缘的试验田,亩产突破750斤,金黄的稻浪在风沙中起伏,农户们弯腰收割,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美洲玉米基地的灾后补种玉米也迎来丰收,玉米穗饱满,经检测甜度比往年还高2个百分点;欧洲竹艺工坊的订单不仅全部交付,还新增了“竹艺+农业”的文创产品线,销往全球12个国家。陈砚站在全球协作指挥中心,手里捧着《全球基地秋收成果报告》,指尖划过“沙漠红稻推广至8个非洲国家”“美洲玉米深加工产值增长50%”“欧洲竹艺文创销售额破千万”等数据,每一组都像秋日的勋章,闪耀着同心协作的光芒。
“陈城主!全球秋收庆典的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卡伦带着非洲红稻基地的农户代表来了,还拉了一卡车新收的‘沙漠红稻’,说要在庆典上做红稻饭,让大家尝尝沙漠里种出的粮食;米勒博士从美洲赶来,带了新研发的‘玉米蛋白粉’,想跟咱们的食品厂合作,开发高蛋白健康食品;玛丽团长更热闹,直接把欧洲竹艺工坊的‘移动展示车’开来了,现场就能制作竹制农具和文创产品;李建国大哥也到了,拉了一卡车‘红稻豆腐’和‘黑豆腐乳’,说要当庆典的伴手礼,让每个人都能带一份‘全球协作的味道’!”林晚秋快步走来,手里的庆典流程表写得满满当当,语气里满是丰收的雀跃,“还有戴维斯先生,他把‘智能能源共享平台’的终端设备带来了,说要在庆典上正式上线,以后每个基地都能实时共享能源数据,调配智能设备更方便!”
陈砚跟着林晚秋往庆典广场走,远远就看到一片热闹景象——非洲农户穿着传统服饰,敲着鼓唱着丰收歌,鼓点里满是喜悦;美洲技术员围着“玉米蛋白粉”的展示台,向大家介绍产品的营养价值;欧洲匠人在“移动展示车”里忙碌,竹屑纷飞间,一个个精致的竹制书签、农具模型逐渐成型;东北农户忙着分装“红稻豆腐”礼盒,礼盒上印着“全球同心,共享丰收”的字样。各地的丰收成果与笑脸交织,空气里满是谷物的清香、竹艺的淡雅,还有浓浓的情谊。
“陈城主,你看这‘沙漠红稻’!颗粒多饱满,煮出来的饭带着自然的米香,比咱们在苏城种的还好吃!”卡伦举着一把红稻走过来,米粒在阳光下泛着淡红色的光泽。他打开一个密封罐,里面是新磨的红稻粉:“这是咱们用‘非洲造’智能磨粉机磨的,细度能达到80目,既能做红稻馒头,也能做红稻面条,欧洲的食品厂已经订了5000斤!”陈砚接过红稻粉,指尖触到细腻的粉末,心里满是欣慰:“太好了!今晚的秋收宴,一定要用这红稻粉做几道特色菜,让大家都记住‘沙漠丰收’的味道。对了,红稻种子的推广情况怎么样?其他非洲国家的反馈如何?”
卡伦笑着说:“反馈特别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的农户都来考察,想明年引进‘红稻4号’和智能灌溉设备,咱们的技术员已经开始准备培训方案,争取明年让沙漠红稻再扩种10万亩!”
米勒博士这时拿着一瓶“玉米蛋白粉”走过来,粉白色的粉末装在透明玻璃瓶里,标签上印着“苏美协作·高蛋白”的字样:“陈城主,这‘玉米蛋白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85%,不含添加剂,适合做蛋白粉、代餐粉,还有婴幼儿辅食。美洲区已经建了2条生产线,明年想在非洲和欧洲也建生产线,让玉米的附加值再翻一倍!”他指着旁边的样品展示台:“你看,这是用‘玉米蛋白粉’做的代餐饼干,口感酥脆,营养丰富,已经在美洲的超市上架,销量特别好!”陈砚拿起一块饼干尝了尝,点头道:“味道不错!咱们的食品厂可以先试生产一批,在国内和欧洲市场推广,要是反馈好,就尽快在其他基地建生产线,让更多人受益于玉米深加工技术。”
玛丽团长这时拉着一辆“移动展示车”过来,车身上印着欧洲竹艺工坊的标志,车厢里摆满了竹制产品——智能竹制滴灌器、竹制育苗盘、竹艺文创书签、竹制收纳盒,每一件都透着精致与实用。“陈城主,你看这‘智能竹制滴灌器’,我们又做了升级,能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自动调节水量,还能连接‘智能能源共享平台’,实时监测能耗,更节能也更方便!”玛丽团长拿起一个滴灌器,指着上面的传感器介绍,“还有这些文创产品,是咱们结合各地的农业文化设计的,比如这个‘红稻纹书签’,上面刻着红稻的生长过程,很受学生和文化爱好者欢迎!”陈砚接过书签,指尖划过细腻的纹路,笑着说:“这个思路好!农业不仅能生产粮食,还能结合文化创造更多价值。咱们可以在每个基地都建一个‘农业文化展示区’,既推广农业技术,也传播协作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全球协作的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