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的十二月,寒风裹着细碎的雪粒掠过广场,文明博物馆前的向日葵秆已被整齐垛在墙角,覆盖着一层薄雪,像披着银甲的卫士;合作社的仓库里却暖意融融,货架上摆满了全球各区寄来的年礼——非洲区的红稻饼干、美洲区的玉米糖浆、欧洲区的竹木摆件、东北区的黑大豆,五颜六色的包裹堆成小山,透着浓浓的年味儿。陈砚站在仓库中央,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全球协作纪念册”,册子里贴着两年来的照片:第一次全球春耕的场景、第一座非洲稻米加工厂的奠基、第一次竹制木作联展的落幕……每一张照片都藏着一段故事,映着同心协作的初心。
“陈城主!戴维斯先生的车队到了,拉着‘御寒4号’电池和美洲区的新年礼物,还带了太阳能育苗灯的最新样品,说要给咱们的冬季育苗棚升级!”林晚秋快步走来,围巾上沾着雪沫,手里攥着一张签收单,“他说‘御寒4号’电池的续航比之前长8小时,还能兼容更多设备,明年春天就能批量生产,先给苏城送50块试用。”
陈砚跟着林晚秋往门口走,远远就看到三辆印着“全球能源协作组”的货车停在雪地里,戴维斯正站在车旁,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手里捧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陈!好久不见!”戴维斯看到他,立刻张开双臂迎上来,“这是‘御寒4号’电池的样品,你看,表面加了防滑涂层,冬天在雪地里也能用。”他打开盒子,银灰色的电池上印着苏城的向日葵和全球各地的作物图案,“特意让工厂加了‘全球同心’的标识,算是给大家的新年礼物。”
陈砚接过电池,手感沉甸甸的,心里满是感激:“太感谢了!有了新电池,咱们的冬季育苗棚就更有保障了。走,食堂准备了饺子,咱们一起尝尝苏城的新年味道。”
戴维斯眼睛一亮:“太好了!我早就想尝尝你们的酸菜猪肉馅饺子,汤姆跟我说了好几次,说比美洲区的快餐好吃一百倍!”
两人正说着,念念和小宇举着向日葵玩偶跑出来,看到戴维斯手里的太阳能育苗灯,好奇地围过来:“戴维斯叔叔,这是什么呀?能让秧苗在冬天也长大吗?”
“当然能!”戴维斯蹲下身,打开育苗灯,柔和的光线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这盏灯能模拟太阳光,就算冬天没有太阳,秧苗也能健康生长,明年春天咱们就能种更多玉米和水稻了。”
小宇抱着育苗灯,兴奋地说:“谢谢戴维斯叔叔!我画了冬季育苗棚的画,明天送给您!”
走进食堂,热气扑面而来。厨师正围着围裙包饺子,案板上摆着酸菜猪肉、韭菜鸡蛋、芹菜牛肉三种馅料,旁边的锅里,水正咕嘟咕嘟冒着泡,飘着白胖的饺子。“陈城主,戴维斯先生,饺子马上就好,你们先坐!”厨师笑着说,手里的饺子飞快地捏出褶子。
戴维斯坐在桌旁,看着厨师包饺子,忍不住拿起一张饺子皮尝试:“我也要学!明年回美洲区,我要给同事们包苏城的饺子,让他们也尝尝协作的味道。”陈砚手把手教他:“先放馅料,别太多,不然煮的时候会破;然后把边捏紧,像给饺子穿件衣服。”
戴维斯笨拙地捏着饺子皮,馅料却从边缝漏出来,引得念念和小宇哈哈大笑。“看来包饺子比研发电池难多了!”戴维斯笑着说,又拿起一张饺子皮,认真地跟着学。
不一会儿,饺子煮好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戴维斯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在嘴里散开:“太好吃了!比我想象中还要美味,我要再吃一碗!”
饭后,陈砚带着戴维斯去冬季育苗棚。棚内温度稳定在18℃,“抗寒2号”稻种的秧苗已长至半尺高,翠绿的叶片在太阳能育苗灯下显得格外鲜亮;竹制育苗盘里,新播的甜玉米种子刚冒出白根,透着勃勃生机。“你看,有了‘御寒4号’电池和太阳能育苗灯,就算外面零下十度,棚里也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陈砚指着秧苗说,“明年春天,这些秧苗会被送到全球各区,让更多田野长出高产作物。”
戴维斯看着秧苗,点点头:“太神奇了!明年我们还要研发‘智能温控电池’,能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到时候先给苏城送100块,让育苗更省心。”
离开育苗棚,陈砚接到了卡伦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的卡伦穿着红色的棉袄,身后的红稻加工厂里,工人正忙着包装新年礼盒;阿米娜坐在旁边,手里拿着刚织好的毛衣,上面绣着小小的“协”字。“陈城主,新年快乐!”卡伦的声音里满是笑意,“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咱们的红稻饼干在欧洲区卖断货了,玛丽团长又订了1000盒,说要当新年礼物送给客户!”
陈砚看着屏幕里的加工厂,心里满是欣慰:“太好了!红稻的品质一定要抓好,别让客户失望。对了,我们准备了速冻饺子,明天给你们寄些过去,让非洲区的伙伴们也尝尝苏城的新年味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