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还担心西北区的居民会冻着,没想到这么快就建好了风力发电站。”玛丽看着照片,感慨道,“这就是协作的力量,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汉森点点头:“等东方木作巡回展在德国开幕,我也要把这些成果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能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傍晚时分,陈砚接到了小李从西北区打来的电话,说风力发电站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调试设备,预计下个月就能并网发电。“陈城主,戴维斯先生还在这边,说要等发电站正式运行了再走。当地的居民特意给咱们送了哈达,说要感谢苏城的帮助。”
“太好了,你们辛苦了。”陈砚挂了电话,心里满是欣慰——从最初的能源互助,到现在的联合建设,苏城与西北区的协作越来越深入,而这,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
第二天一早,“全球协作成果展”正式开幕。广场上挤满了人,不仅有苏城的居民,还有从周边据点赶来的代表,大家围着展区,认真地看着展品,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不时发出赞叹。
在农业协作区,“广寒1号”的稻种和冬小麦的样品放在透明的玻璃罐里,旁边的屏幕上播放着各地种植的视频——非洲的菜园里,阿米娜正采摘番茄;东北区的麦田里,李建国正查看麦苗长势;广州的水田边,小吴正指导农户播种。“原来咱们吃的粮食,是这么多地方一起努力种出来的。”一个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小声说道。
在文化协作区,德国木工坊的木梳和苏城的木作展品摆在一起,汉森正带着孩子们做小木梳,他手把手地教孩子打磨木料,脸上满是耐心。“慢慢来,别着急,打磨的时候要顺着木纹的方向。”汉森笑着说,孩子们认真地听着,手里的砂纸在木头上轻轻滑动。
在能源协作区,戴维斯的储能电池模型前围满了人,小李正拿着模型,给大家讲解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是咱们苏城和美洲区联合研发的抗寒电池,在零下四十度也能正常工作,西北区的太阳能发电站装了这个电池,冬天再也不用担心停电了。”
广场的角落,面包师傅们正忙着烤面包,小麦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刚烤好的面包冒着热气,被切成小块,分给大家品尝。“这面包真好吃,比我以前吃的还香。”一个老人咬了一口面包,笑着说,“没想到咱们苏城的小麦粉,能做出这么美味的面包。”
陈砚看着广场上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成就感。他走到互动区,看到念念和小宇正带着几个孩子折纸船,船上画着太阳能发电站和麦田,还有“全球协作”的字样。“爸爸,你看,我们要把纸船寄给非洲的小朋友,让他们知道苏城的故事。”念念举着纸船,兴奋地说。
陈砚摸了摸念念的头,笑着说:“好啊,等会儿咱们就把纸船寄出去,让更多小朋友知道,咱们都是一家人,要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
中午时分,阿米娜通过视频连线来到了成果展现场。屏幕上,她站在非洲的稻田里,身后是绿油油的秧苗,手里举着一个稻穗:“陈城主,各位朋友,咱们的稻种已经插秧了,长势特别好!等稻子成熟了,我一定要邀请大家来非洲做客,尝尝咱们一起种的米饭!”
广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对着屏幕挥手,喊着“欢迎”。陈砚看着屏幕里的阿米娜,心里满是期待——跨越山海的协作,让不同地区的人成为了朋友,也让人类文明的种子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下午,成果展迎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全球协作签约仪式。苏城分别与非洲区、欧洲区、美洲区、东北区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与非洲区合作建设农业合作社,推广“广寒1号”稻种;与欧洲区合作举办东方木作巡回展,开展木工技艺培训;与美洲区合作扩大储能系统生产,研发新型能源设备;与东北区合作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提高粮食附加值。
“这些协议,是咱们全球协作的新起点。”陈砚站在签约台旁,看着手中的协议,“未来,咱们还要继续携手,在农业、能源、文化等更多领域开展合作,让人类文明的光芒照亮更多地方。”
签约仪式结束后,广场上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居民们跳起了舞蹈,孩子们拿着小木梳和面包,在广场上奔跑嬉戏。玛丽和汉森跟着音乐的节奏,也加入了舞蹈的队伍,脸上满是笑容。戴维斯通过视频连线,在西北区的风力发电站旁,和当地的居民一起唱起了歌,歌声透过屏幕,传遍了整个广场。
傍晚时分,成果展落下帷幕。陈砚站在广场上,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心里满是温暖。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展区的展品上,给木梳、稻种、电池都镀上了一层金边。远处的通讯塔顶端,信号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将苏城的消息传向全球。
回到家时,念念和小宇正趴在书桌上,给非洲的小朋友写信,信里画着苏城的成果展,还有他们折的纸船。“爸爸,我们要让阿米娜姐姐知道,成果展特别热闹,还有很多人喜欢她种的番茄。”小宇抬起头,笑着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