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分论坛上,李医生展示了苏城在“行尸病毒疫苗研发”和“辐射病治疗”方面的成果,欧洲区的医疗团队当即提出,要与苏城合作,共同研发更多治疗末世后遗症的药物。
在教育分论坛上,林慧分享了苏城“普及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的经验,美洲区的代表表示,要借鉴苏城的教育模式,在当地建立更多的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
论坛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苏城的农田、工厂、学校和医院。当他们看到金黄色的麦田、现代化的工厂、明亮的教室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时,都忍不住赞叹:“苏城真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文明复苏先锋城’,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论坛的最后一天,陈砚作为苏城的代表,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各位同胞,三年前,我们在废墟中挣扎求生,靠着一缕电波找到了彼此;三年后,我们重建了城市,恢复了文明,甚至研发出了对抗灾难的武器。这一切,离不开每个据点的努力,离不开每一个幸存者的坚持。未来,我们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还要走更长的路,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就一定能重建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人类文明!”
陈砚的话音刚落,会场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持续了很久很久,仿佛要将这三年来的苦难、坚持和希望,都融入这掌声里。
论坛结束后,各个据点的代表陆续离开了苏城。但他们带来的经验和技术,却留在了苏城;苏城的做法和模式,也随着他们的脚步,传到了全球各个角落。
不久后,苏城的太阳能发电站正式建成投产。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太阳能板上,转化成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时,苏城的居民们都欢呼起来。路灯亮了,工厂的机器转了,居民家里的电器也能正常使用了,整个苏城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新学校也如期开学了。开学那天,念念背着崭新的书包,牵着小宇的手,走进了明亮的教室。看着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陈砚和林慧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是他们在末世里,最想看到的画面。
又过了几个月,全球最后一个行尸残留区被彻底清理完毕。当昆仑基站宣布“人类彻底告别行尸时代”的消息时,苏城的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人们点燃了烟花,唱起了国歌,互相拥抱庆祝。陈砚站在广场中央,看着漫天的烟花,看着身边欢呼的人们,心里满是幸福和自豪。
他想起了断网那天,女儿在视频里哭着说“爸爸我怕”;想起了在废土上,第一次收到昆仑基站电波时的激动;想起了为了抵御行尸群,所有人并肩作战的夜晚;想起了重建苏城时,每个人挥洒的汗水和付出的努力。
如今,这些都成了过去。苏城已经从一个简陋的地下据点,变成了一座繁华的新城;人类也从灾难的阴影里走了出来,重新站在了阳光下。
夕阳西下,陈砚牵着林慧的手,带着念念,在苏城的街道上散步。路边的向日葵开得正盛,金黄色的花瓣在夕阳下格外美丽;孩子们在广场上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很高,仿佛要飞到天上去;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着家常,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爸爸,你看!风筝飞得好高啊!”念念指着天上的风筝,兴奋地喊道。陈砚笑着点头,心里默默地说:“是啊,飞得真高。就像我们的希望,就像人类的未来,一定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夜色渐浓,苏城的路灯次第亮起,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回家的路。陈砚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苏城还会继续发展,人类文明还会继续复苏,还有更多的故事要写,还有更多的梦想要实现。
但无论未来如何,他都会记得,在那个黑暗的末世里,是一缕电波连接了彼此,是一份希望支撑着前行,是一群人用双手和汗水,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在绝望中点亮了未来。
烟火满新城,长歌向未来。苏城的故事,还在继续;人类的传奇,也将永远书写下去。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