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洛阳的回信终于送到。那封封口盖着李密私印的密令被送到王临时,他正在城墙上巡查,手指触到信封冰冷的蜡印时,心跳骤然加速。回到住处,他屏退左右,颤抖着拆开信封,展开那张写满字迹的宣纸。
李密的字迹遒劲有力,开篇先写道:“徐世积智退宇文成都,独孤凤适时折返,保我黎阳仓无虞,此功当赏。”王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嘴角刚要扬起,目光扫到下一句,笑容便僵在了脸上。
“然,徐世积拥兵黎阳半载有余,前遭翟让旧部寻衅,后遇宇文阀强攻,两次皆能化险为夷,岂非天意?抑或,其早有预谋?”墨迹透过宣纸,仿佛带着刺骨的寒意。紧接着,更尖锐的质问扑面而来:“独孤凤本已率部驰援瓦岗,为何偏偏在宇文成都攻城时折返?时机之巧合,未免太过蹊跷,是否另有隐情?”
王临的手指开始发凉,他死死盯着“另有隐情”四个字,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再往下看,李密的不满更是毫不掩饰:“汝言流民兵恢复尚可,水源缓解。然宇文阀投毒之祸,波及仓城十三口水井,流民本就体弱,遭此劫难岂能轻易复原?汝身为监视之人,竟如此轻描淡写,莫非已被徐世积的表象蒙蔽?”
最让王临心惊的是结尾的指令,字字如刀:“汝需即刻详查:其一,徐世积与流民之关系,是否借赈灾之名,暗中笼络人心、蓄养私兵?其二,其与独孤凤往来疏密,是否已结党羽?其三,粮草转运数目,是否存有私心、中饱私囊?事无巨细,务必一一查实密报!切记,勿因小功而蔽目,勿因私谊而误事!——李密”
“啪”的一声,王临手中的信纸滑落,飘落在油灯旁。他猛地回过神,慌忙将纸抓起来,指尖已被烫得发红,却浑然不觉。冷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浸湿了里衣,那股寒意从脚底升起,蔓延至四肢百骸,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跌坐在椅子上,脑海里反复回响着李密的话。徐世积前日还在为缺粮的流民缩减自己的口粮,昨日又亲自动手修补破损的城墙,这样的人怎会蓄养私兵?独孤凤与徐世积不过是同袍之谊,每次议事都光明正大,何来结党之说?可李密的疑心,如同深山里的迷雾,一旦升起便难以驱散。王临忽然想起古人常说的“功高震主”,徐世积越是展现出过人的能力与威望,越是忠心耿耿地守护仓城,反而越容易引起李密的忌惮——就像手握利器之人,纵然从未想过伤人,也会让旁人时时提防。
他抬头望向窗外,天色已暗,城楼上的火把忽明忽暗,传来更夫打更的“梆梆”声。该如何回复?继续为徐世积辩解,说他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只怕会被李密视作“与徐世积勾结”,连自己都身陷囹圄。如实报告仓城的困境,说流民仍在挨饿、水源尚未彻底恢复?那正好坐实了徐世积“治理无方”,甚至可能让李密以此为借口,派心腹取代徐世积,到时候黎阳仓能否保住还是未知数。
王临拿起笔,笔尖在纸上点出一个墨点,却迟迟写不出一个字。他感觉自己就像被夹在两座大山之间的碎石,一边是李密的猜忌与威压,一边是徐世积的忠诚与功绩,稍有不慎,要么被李密以“失职”论处,要么被徐世积视作“构陷”,最终只会被碾得粉身碎骨。
油灯的光晕渐渐暗淡,灯芯“噼啪”一声爆出个火星。王临望着案头那封冰冷的密令,只觉得眼前的路被浓雾笼罩,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喜欢穿越隋末,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隋末,君临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